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

作者:陈大斌

ISBN:10位[7501182485] 13位[9787501182480]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8.00 元

内容提要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寨典型的出现、发展,以及农业学大寨从发起到终结,长达15年的历史进程,材料丰富,既有档案材料,采访记录,也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既写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的成效,也写了存在的问题;同样,既写了陈永贵身上的优点,长处,也反映了陈永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作者是新华社资深记者,曾数次在大寨蹲点、调研并和陈永贵成为了朋友。

编辑推荐本书旨在回顾、评述、剖析发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那场席卷全国农村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陈永贵更不是一个普通农民,而“农业学大寨”运动是整个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甚至在中国当代史上也是一桩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事件。这场运动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的。1964年开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束,历时15年。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运动连绵不绝,但没有任何一次运动像“农业学大寨”开展得这样持久普遍,它对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对亿万中国农民的命运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对这样一段重要的历史,对其中的经验及教训,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进行认真、深入的总结。

作者简介陈大斌,回族,出生于安徽淮北农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周刊原总编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记协理事。

作者长期从事农村报道,较长时间在农村“蹲点”调研。粉碎“四人帮”后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兼农村组组长,主持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新华社农村报道的组织工作,参与了农村改革全过程的报道。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三农”问题调研。著有农村改革系列评述集《中国农业的崛起》,评述当代农村发展、改革的三部曲:《从合作化到公社化——中国农村左倾错误的发生和发展》《大寨神话——“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兴起和衰落》《饥饿引发的变革——农村改革实录》;研究“台州现象”的专著《推动力》;还出版了长篇小说《奔腾的东流河》,中短篇小说集《春雪》,散文集《高山草原行》《庄稼花》及《乡里故人》等文学作品。

目录为什么还要写“农业学大寨”运动?——作者自序

引言:初进大寨——一段英雄传奇:一个现代寓言

一、太行山·大寨人——大寨、陈永贵的崛起之路

苦地·苦人·新时代

贾进财“让贤” 陈永贵“露出峥嵘”

十年磨一剑:大寨的改土造地计划

三战“狼窝掌”

“大寨田”和科学种田实践

1963年的抗洪斗争

“太行明星”高高升起

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

走出太行山进了北京城

陶鲁笳最早向毛泽东汇报了大寨

廖鲁言的调查使毛泽东进一步了解大寨

周恩来拉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帷幕

陈永贵受到毛泽东的宴请

“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出自何处?

三、“生产是能手,革命是闯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期的陈永贵

与“四清”运动抗衡(上)

与“四清”运动抗衡(下)

“五级丈量土地”风波

为“十月事件”翻案

四、“农民政治家”初试锋芒——陈永贵主政昔阳、建设“大寨县”

最早参加造反夺权的劳动模范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上)

建设全国第一个“大寨县”(下)

劈山改河战太行

“大批促大干”造成了恶果

五、全国学大寨大寨干什么——“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中的大寨村

全国最喧闹的村庄

全国最封闭的村庄

“斗争”口号喊得最响的村庄

改造山河迈出新步伐:搬山填沟造平原

六、和着“文革”的节拍起舞——“农业学大寨”运动怎样进入“左”的轨道

“农业学大寨”与农村的“文化大革命”

“大寨红旗”迅速向“政治典型”演变

积极投入“继续革命”的狂流弄潮击水

“大寨经验”在不断“变化”、“发展”

一个无所不能的“万能典型”

七、太行山上的“乌托邦”——陈永贵“兴无灭资‘新套套”解析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上)

一幅空想农业社会主义的蓝图(下)

批判资本主义“新鲜经验”种种

情有独钟“穷过渡”

八、“大概工”是怎样出笼的?——大寨评工制度的形成和推广

“大概工”一出现便引起争议

“左”派理论家的“拔高”

“大概工”强行推向全国

九、“学大寨”运动进入“新阶段”——从“建设大寨县”到“普及大寨县”

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召开

整“五种人”:昔阳“建设大寨县”的“新鲜经验”

“全农会议”又提新口号:普及大寨县

“普及”出一批假“大寨县”

十、“高处不胜寒”——进入高层政坛后的酸甜苦辣

初涉高层政坛的滋味

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里的“农民”

跟“四人帮”的人闹不到一起

“可不能放松了生产”

十一、“农民宰相”的不智之举——“官当大了”之后

作风霸道,唯我独尊

编造出一部“大寨斗争史”

“让贤”成了他一大“心病”

“昔阳干部遍天下”的教训

十二、“无可奈何花落去”——“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终结

以“学大寨”抵制农村改革

“一大二公”美梦的破灭

掀起一股“反击”的“逆流”

顶不住历史潮流

对抗的路走到了尽头

党中央给“农业学大寨”运动画上句号

尾声:“永贵大叔”风采

虎山头上的沉思——代“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