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技术

作者:何成奇

ISBN:10位[7117094923] 13位[978711709492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39.00 元

内容提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类伴随增龄衰老或医学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丢失、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频度增大为病理特征,以骨痛、骨密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退行性、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美国绝经后白人女性分别有54%和30%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80岁以上的白人女性中,有0%的人患骨质疏松症;大于50岁的男性有3%~6%患骨质疏松,28%——47%为骨量减少。我国骨质疏松症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97%,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总人数15435万人,占总人Vl的11.94%。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2亿5千万,其中25%~70%有骨质疏松,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骨质疏松还导致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残废和早逝,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因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病病因不明,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钙制剂、维生素D、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氟制剂等,但因前者可能增加癌变风险,临床应用尚存争议而难以推广;后者因胃肠刺激、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长期服用及价格高等因素使病人依从性较差甚至难以接受。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把重点转向了非药物康复治疗。非药物康复治疗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而在国外已是一门较成熟的技术,为此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中心的医师和治疗师们,经多年探索,就该病的评定、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非药物康复治疗技术,该技术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3年获准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掌握该技术无疑会为骨质疏松症治疗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目录基础篇

第一章骨质疏松症概述

第二章运动力学基础与骨质疏松症

第三章骨生物力学与骨质疏松症

第四章骨代谢骨质疏松症

第五章运动与骨质疏松

第六章骨质疏松性骨折

第七章骨质疏松症的康复评定

治疗技术篇

第八章运动治疗技术

第九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第十章脉冲电磁场治疗技术

第十一章冲击波治疗技术

第十二章作业治疗技术

第十三章康复工程技术

第十四章髋保护器防治技术

第十五章营养防治技术

第十六章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第十七章中医药治疗技术

第十八章太极拳防治技术

研究篇

第十九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第二十章循证医学在骨质疏松症防治中的应用

附录一骨质疏松症康复治疗研究——评定、随访总表

附录二活动相关平衡信心量表(ABC)

附录三跌倒效应量表(FES)-关于跌倒恐惧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骨质疏松康复治疗随访问卷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