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质子-K/DM组级运载火箭(俄语:Прото́н-К/РБ ДМ)苏联研制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中的一种四级型号。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2”,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D-1-e”。

质子-K/DM组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被称为“DM组级”的上面级,这种上面级使苏联人第一次获得了将人造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的能力(由于拜科努尔发射场的位置太靠北,苏联向赤道上空发射卫星是很困难的)。DM组级是在原有的上面级D组级的基础上开发的(D组级只能发射深空探测器),于1974年第一次投入使用。

质子-K/DM组级火箭于1974年3月26日第一次发射,将宇宙-637卫星(苏联的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送入轨道。火箭在1990年停止使用,共发射了66次(其中6次失败)。

DM组级又发展出两个型号:DM2组级(1982年)和DM5组级(1997年),所构成的火箭可以分别称为质子-K/DM2组级(8K82K/11S861)、质子-K/DM5组级(8K82K/17S40)。质子-K/DM2组级于1982年10月12日第一次发射,载荷是一颗格洛纳斯导航卫星(宇宙-1413);DM2组级又发展出DM2-M组级(配套的火箭为8K82K/11S861-01,1994年首飞)。质子-K/DM5组级于1997年6月6日第一次发射,载荷为宇宙-2344军事侦察卫星。

1996年4月8日执行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任务(欧洲阿斯特拉-1F卫星)的火箭是质子-K/DM2-M组级。

基本资料质子-K/DM组级

所属国家/组织

苏联/俄罗斯

研制单位

中央机械制造设计局(TsKBM)

生产单位

赫鲁尼切夫机器制造厂

型号

UR500K-L1P

生产代号

8K82K/11S86

首飞

1974年3月26日

发射场

拜科努尔(4个发射台,81号和200号发射阵地各两个)

起飞推力(海平面)

8847千牛

起飞推力(真空)

10470千牛

外形和质量参数

全长

57.2米

芯级最大直径(不含贮箱)

4.1米

芯级最大直径(含贮箱)

7.4米

整流罩直径

4.35米

起飞质量

691272千克

第一级

名称

质子K-1

质量

450510千克

不含推进剂质量

31100千克

推进剂质量

419410千克

长度

21.18米

直径

7.4米(含贮箱)

发动机

6台RD-253环向布置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海平面)

1474千牛

单台推力(真空)

1635千牛

总推力(海平面)

8847千牛

总推力(真空)

10470千牛

工作时间

124秒

比冲(海平面)

267秒

比冲(真空)

316秒

第二级

名称

质子K-2

质量

167828千克

不含推进剂质量

11715千克

推进剂质量

156113千克

长度

14米

直径

4.1米

发动机

4台RD-0210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

608千牛(真空)

总推力

2399千牛(真空)

工作时间

206秒

比冲

327秒(真空)

第三级

名称

质子K-3

质量

50747千克

不含推进剂质量

4185千克

推进剂质量

46562千克

长度

4.11米

直径

4.1米

发动机

1台RD-0212

推进剂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单台推力

630千牛(真空)

总推力

630千牛(真空)

工作时间

238秒

比冲

325秒(真空)

第四级

名称

质子11S86(DM组级上面级)

质量

17190千克

不含推进剂质量

2140千克

推进剂质量

15050千克

长度

6.28米

直径

3.7米

发动机

1台RD-58M

推进剂

煤油/液氧

单台推力

84千牛

总推力

84千牛

工作时间

610秒

比冲

352秒(真空)

运载能力

近地轨道

5000千克

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4700~4930千克

地球同步轨道

1880千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