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木偶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偶戏,在山西的传播历史悠久,这种相传为“傀儡戏”、“傀儡子”的民间戏曲,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山西省境内,木偶戏又分成提线和杖头两种形式。

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山西境内的浮山、孝义等地木偶兴盛,浮山县有许多人以作偶制箱而闻名,这期间,山西出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

山西木偶戏的代表剧目有《通天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智取芭蕉扇》、《木偶杂技》、《草原红花》、《小卖瓜》、《夜半鸡叫》、《西游记》等。

木偶戏艺人一人多艺,操纵演唱配合密切,水乳交融。表演中,出台木偶挥刀动枪,舞拳弄棒、抖袍提袖、甩稍摆翅、耍扇抛彩、卸帽脱衣、吹胡子瞪眼、盘脚打座、摇头、跪、拜翻、跳等等,全凭艺人操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