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格里高莱斯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尼古拉·格里高莱斯库(1838-1907年),罗马尼亚画家。出生于德姆保维茨的皮达鲁村,家境贫寒,6岁丧父,母亲带他迁居布加勒斯特郊区居住,受到叔父的照顾。10岁时做肖像画家赫拉捷克的学徒,两年后就走向社会,在街上出售他画的圣像画。17岁为当地教堂画壁画,想赚钱出国留学,直到23岁才获得助学金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初期,入学院派画家考尔纽画室学画。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到枫丹白露写生,结识了巴比松画家,从此他也定居巴比松。巴比松的画家尤其是米勒给予他很大的影响,使他后来获得“罗马尼亚米勒”的美称。

格里高莱斯库早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多样,他想尝试一切艺术表现手法,尤其是在巴比松那段时间里,格里高莱斯库锻炼了对形象敏锐的感觉能力,对每一个色块,都要进行仔细的研究。

格里高莱斯库长期居住在法国,20多年中曾先后四次回国,他把在法国学到的绘画成就用来描绘自己祖国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歌颂祖国人民的爱国热情。1877年,39岁的画家毅然回国投入独立战争,把精力倾注于战争题材创作。他像士兵一样亲临前线,和战士们同甘苦共患难,所以他后来创作的战争题材画十分真实生动。

战后又回到法国继续创作表现农民的画和优美的风景画。他曾说过要用感情表现色彩,而不是用画笔。49岁的画家又回到祖国举办画展,展出了220幅作品,三个星期内卖出一半,从此他定居乡间一个小镇。他虽功成名就,而农民本色不变。

格里高莱斯库的作品主要描写农民生活,画有大量速写,受西欧前辈画家和印象派画家影响,又有本国民族风格。代表作有《攻打莫尔丹》、《女孩们在门前捻线》、《农家女》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