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祥
陈应祥 中学高级教师。男,1948年10月出生,陕西南郑人。中共党员。1970-1978年在原籍当民办教师;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陕西省汉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2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1984年10月调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405厂子弟中学任教至今。兼任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中学语文学会汉中分会副会长、理事。主要业绩: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洋县先进教师,1989年被评为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模范班主任。撰有《唧唧就是机抒声》(《陕西教育》1980(10))、《"蹴"安质疑》(《高中生语数外》湖北1992(1))、《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两道高考语文试题的解析》(《当代中学生》陕西1993(2))、《春风送我去,明月照我还--也谈王安石诗〈泊船瓜洲〉》(《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4))、《高中会考应该缓行》《中小学管理》北京1995(2))、《高考作文,贵在求新》(《陕西招生报》1999.8)。
陈应祥男,1929年2月生,四川省内江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苏文学研究生班。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1958-1965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教外国文学和写作,回内江后任内江师专中文系主任,被聘为外国文学教授。讲授世界各国诗歌、戏剧、小说。1956年曾撰《论文学的民族形式》,获东北师范大学学生科学论文一等奖,参加工作后,曾多次获美术学科研成果奖,如省教委、二、三等奖,曾宪梓教授奖,亚大华文教学成果金奖等。著有中外古今作家作品文学评论约20篇,有的推翻了70多年的定论,有的文学笔法写理论文章,得到前辈高级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内江工作期间,曾受教育部委托和国家教委两次聘请为主编,协作编著教材,7年共主编过500多万字的7部外国文学科学著作和全国师专外国文学教学大纲,撰写重点书稿30万字,多次参与其他外国文学专著、教材的编写。任总主编的、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书评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它不但对青年学子能起引导的作用,即在中国未来世界整体的外国文学研究上也将起先锋的作用。"外国的几所大学和学者对此书均有热烈反应。任第一编的、国际卫星电视教育通用的《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名著选介》,连年再版,5年中已发行74万册,深受好评。目前正在增修,今后还将扩大发行范围,长期出版。业余写有《跬步集》新旧体诗词一卷。地陈英敏1950年生,山东烟台人。音乐家。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1968年始,历任烟台京剧团、歌舞团、烟台专业艺术团体联合演出队中首席二胡和小提琴。81年后调烟台艺术学校任二胡、小提琴和音乐理论课教学。所教二胡、小提琴专业学生许多成为省、市专业艺术团体骨干,还有数人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深造,有的现正在国外留学,其中不少学生在国际和国内各级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获得不少指导教师园丁奖。1988年在济南市成功举办个人专场二胡获奏音乐会,受到专家和报刊普遍好评。省市电台、电视台都播放过其演奏的二胡曲。1995年在山东省首届中专艺校(九所)中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997年4月被邀随中国烟台艺术团访问韩国演出,二胡独奏受热烈欢迎。在《中国音乐》等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有的论文被评为省级艺术科技论文成果奖。多年来,连续被评为烟台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现为烟台艺校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高级音乐讲师。中国民管弦乐学会会员、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