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守恒
概述宇称守恒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粒子的镜象与该粒子除自旋方向外,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
该定律于1926年提出,在强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中相继得到证明,但在1956年被证实在弱相互作用中不成立,此结论由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详见宇称不守恒定律)。
该定律表明:如果描述系统初态的波函数具有偶(奇)宇称,则描述终态的波函数也具有偶(奇)宇称。
提出1926年提出,并相继在强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得到证实。
1956年被吴建雄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不适用。
具体推证见参考资料2。
人们脑中有一种事事追求完美的观念,所以是科学界希望证明一定程度上世界是完美的,所以有了此定律。
本定律是诺特定理的推广。
诺特定理诺特定理是本定律的基础。
诺特定理是说,作用量的每一种对称性都对应一个守恒定律,有一个守恒量。对称和守恒这两个得要概念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由德国女数学家艾米·诺特于1918年发现。
参见诺特定理
宇称不守恒即与宇称守恒相反,在弱相互作用中适用。
参见宇称不守恒定律
对宇称守恒的分析为了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是不守恒的,在1957年进行了极化Co60实验。这个实验及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我认为大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极化Co60的外加磁场的方向。我认为外加磁场的方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对粒子的磁场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站在地球上(不再胡思乱想,假定一个并不存在的参照系),以地球这个万有引力控制下的惯性系为参照系,来观察所有的物理现象,(事实上已知的实验都是在地球上进行的。)我们对同一个物理实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我们没有达到接近光速运动时不要胡乱假设一个并不存在的接近光速的参照系。
如果我们考虑极化Co60外加磁场方向与基本粒子的磁场方向和基本粒子的运动方向以及它产生的磁场相联系,那么我们就会得出一条结论:β射线是从极化Co60某一极化方向射出的,而另一极并没有β射线射出,也就是说Co60是极性的,同时也证明质子和中子也是极性的,电子也是极性的。杨振宁和李政道设想的这个实验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接进了绝对零度,此时基本粒子极轴的方向稳定、少动。根据电的物理意义??基本粒子带电荷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基本粒子运动时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所产生磁场方向的不同。所以一个粒子的镜象不可能是其本身。一个基本粒子是由两个方向的特性决定的,一个粒子的极轴是一个有方向的量,一个粒子的磁场方向决定着电性的正负。理所当然一个粒子的镜象只能是它的反粒子,所以证明宇称不守恒的实验证明了粒子是极性的。其后所进行的有关的各种实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依次加以论证,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并不能证明其命题,恰恰相反证明宇称是守恒的。这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基本粒子是极性的原因,其实这一点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应该被人们所发现,没有被发现的原因是人们盲目模仿爱因斯坦的治学方法,这一点被忽略了。有人又提出了一个问题KLo衰变的不对称性,我的观点是KLo衰变的不对称性是因为KLo在我们这个宇宙中是这个样子的,在与我们相对的的反宇宙中它衰变是完全相反的是对应的。这是一种对证明宇称不守恒的实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