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肃
【词目】:整肃
【拼音】:zhěng sù
【探源】:
(1)指严肃。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军令整肃。”
(2)指整顿。
《风俗通·正失》:“整肃官司。”
【基本解释】
1. [serious]∶整齐严肃
军容整肃
2. [adjust]∶整顿、清理
整肃军纪
3. [clean up]∶整顿、肃清
整肃异己
【详细解释】
1. 整顿。
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白公 奔山而逝,生烹石乞 ,迎反 惠王 ,整肃官司,退而老於 叶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陆逊 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 襄阳 进发。”
2. 严肃;端庄。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迟重者蓬转而波扰,整肃者鹿踊而鱼跃。”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夜分,有少年入,衣冠整肃。”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宁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3. 惩治。
周恩来《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 美国 占领当局﹞释放 日本 战犯,开脱大批被整肃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