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希珍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检察院副检察长

景希珍(1930—),生于山西省洪洞县北营村,1946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吕梁九分区五十六团担任班长、排长、参谋,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斗,后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参加了解放甘肃天水等战斗,随后被组织上安排道教导团参加学习并任参谋,后调入兰州军区,1949年底调入国防部办公厅。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后至1966年,景希珍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警卫参谋。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罢官迁往京郊的挂甲屯吴家花园居住,他一再劝告过景希珍、綦魁英(秘书)、赵凤池(司机)等工作人员多次,要他们离开自己,他不愿影响上级组织对他们的提拔任用,但是景希珍等三人坚决不愿离开,表示要永远追随彭德怀;1965年底,景希珍等随担任大三线副总指挥的彭德怀前往四川成都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彭德怀遭受冲击,被红卫兵揪上火车押往北京批斗,景希珍、綦魁英拼命挤上火车,暗中保护他们已经跟随多年的敬爱的彭德怀,彭德怀在车厢见到他们时感动得泪流满面……

景希珍因彭德怀冤案牵连而在四川省分配工作,1970年开始担任四川省资阳县人民武装部助理员、副部长、政委等职;1978年12月,彭德怀元帅的冤案平反昭雪后,景希珍和綦魁英带着彭德怀的骨灰盒从成都乘坐飞机回到北京,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彭德怀、陶铸同志追悼大会。
景希珍于1979年春天调回北京,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检察院副检察长、总参政治部干休处政委等职务,1989年7月离休。
景希珍怀着对彭德怀元帅的深深怀念之情,亲自口述了《在彭总身边》(丁隆炎执笔、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跟随彭总》(李太友整理,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等书,这一类怀念彭德怀元帅的书籍出版后在全国反响巨大。
护送彭德怀元帅骨灰魂归北京1978年12月22日清晨,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突然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的电话通知:“已派中国民航飞机来接彭德怀同志的骨灰,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彭总的骨灰要安全送到北京,24日中共中央要为彭德怀同志召开平反昭雪追悼大会……。”

省委秘书长张振亚立即将值班报告送给省委书记杜心源阅示。杜心源指示立即派人将彭德怀的骨灰从东郊火葬场取回,轻轻地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然后领着在场的人站成一排,脱下帽子,沉痛地说:“让我们向彭总三鞠躬吧。”简单的悼念仪式结束后,杜心源又向几个人交待说:“刚才已经与北京电话联系过了,下午必须将骨灰运到北京。这里正通知在家的省委常委与成都军区、省军区的领导同志到会议室,向彭总的骨灰告别。你们快把彭总的骨灰盒移到会议室。振亚你去机场看看,飞机大约快到了。”所有参加告别仪式的人,听到消息后都大吃一惊,他们走进会议室,一些老同志看到桌上用红绸包裹着的彭总的骨灰盒,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杜心源简单地讲了几句,就领着大家向彭总的骨灰三鞠躬,并围着彭总的骨灰盒绕场一周,向英灵告别。
张振亚赶到双流机场时,见一架民航飞机已停在机场上。他又根据省委的指示,与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中央组织部通话联系,请示骨灰如何送到机场?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傅学正在电话中告诉他由在成都的彭总原秘书綦魁英、警卫参谋景希珍两位军人将彭总的骨灰护送到北京,并已通知了成都军区。
綦魁英、景希珍当时接到通知正准备乘12点的飞机去北京参加彭德怀的追悼会,一辆吉普车突然停在传达室门前,下车的是省军区政治部的一名干事,他对綦、景二人说:“中央军委办公厅来电话,让你们把彭总的骨灰盒带到北京,飞机正在双流机场等着你们。” 綦魁英、景希珍二人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从“文革”爆发后他们在北京的火车上与老首长被迫分别之后一直便在四川工作,但没有想到跟随彭德怀的骨灰竟会一直放在四川成都,还让他们带到北京去,二人惊醒之后,不由得都是泪流满面。时间不容许他们多想,连忙问这位干事:“彭总的骨灰盒现放在何处?” 对方回答:“我也不知道,是成都军区政治部通知我们的。你们立即随我到成都军区政治部去。”干事说完,便拉了俩人上了车,飞一般地向成都军区方向驶去。 到成都军区后,政治部一位副主任立即带上綦魁英、景希珍二人赶到省委大院。张振亚向他们扼要介绍了当年彭德怀的骨灰盒送到成都的情况。綦魁英、景希珍见到彭总的骨灰盒一下扑了上去,泪如泉涌,悲痛欲绝!张振亚说:“我们刚才接到中央军委办公厅的电话,让我们把彭总的骨灰盒送到成都双流机场,交綦、景二位带到机场并护送至京,你们正好来了,一定要安全送到。”

这时,楼外站着的省委机关干部越来越多,大家默默地看着綦魁英小心翼翼地捧着装有彭总骨灰盒的手提包走向汽车,目送着彭总英魂离去。
为了安全护送骨灰,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领导未到机场送行。张振亚与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陪同綦魁英、景希珍等同乘一辆面包车,经过人民南路,向16公里外的成都双流机场飞快奔去。机场负责人因事先接到电话通知,早已站在候机室门口台阶上等候。见二位军人手提提包,在张振亚等人的陪同下,疾步走来,连忙迎了上去。张振亚向这位机场负责人耳语了几句后,便将綦魁英、景希珍送上了飞机。不久,飞机便发出轰隆隆地响声,在跑道上滑翔一段后,昂头起飞了。
飞机穿过去层,平稳地在云海上空飞行。两个多小时后,机组一位负责同志手持电报走到綦魁英、景希珍的座位旁,轻声告诉他们说:“中央军委办公厅通知你们,因派专机来不及了,飞机到首都机场后,你们不要下飞机。旅客下完后,飞机还要从首都机场起飞,到西苑机场降落,你们在那里下飞机,军委首长在那里迎接彭总的骨灰。”
下午六时后,飞机抵达首都机场,旅客下飞机后,中央军委办公室副主任王承光沿着弦梯疾步走上飞机与綦、景二人见面。王承光也是彭总以前的秘书,三人无限感慨,但时间紧迫、不容许他们细谈。王承光告诉他们:“等会飞机就要起飞了,绕北京城上空一周,到西苑机场降落,在那里举行迎接彭总的骨灰仪式。”

飞机在首都机场起飞后,夜幕已经降临。北京城灯火辉煌,天安门城楼、中南海的灯光格外明亮,照引着彭总的英魂归来。
当飞机在西苑机场停稳后,舱门刚一打开,便听见迎接骨灰的队伍中传来一片哭泣声,綦魁英控制住自己悲伤的感情,双手捧着彭总的骨灰盒,站在机舱门口,此时,彭总的夫人浦安修及其它亲属彭钢、彭梅魁、彭正祥、彭康伯等沿着弦梯走上飞机。彭钢从綦魁英的手中接过伯伯的骨灰盒,排成两行的党政军机关代表,忍不住泪如泉涌,有的人竟放声大哭起来。
1978年12月24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在文革中蒙冤去世的彭德怀、陶铸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他们彻底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彭总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天涯何处觅冤魂,青山有幸埋忠骨。”经过整整四年的异地飘泊,彭总的英魂终于回来了,和他的老战友朱德、陈毅、贺龙永远安眠在一起了(1998年,彭德怀元帅的骨灰被移送至故乡湖南湘潭安放),如果真有所谓在天之灵的话,彭总也一定会瞑目于九泉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