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灰霉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茄子灰霉病

症状:

茄子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灰霉病。幼苗染病,子叶先端枯死。后扩展到幼茎,幼茎缢缩变细,常自病部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部均可长出灰霉,致病部腐烂。成株染病,叶缘处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褐,形成椭圆或近圆形浅黄色轮纹斑,直径5~10毫米,密布灰色霉层,严重的大斑连片,致整叶干枯。茎杆、叶柄染病也可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长出灰霉。果实染病,幼果果蒂周围局部先产生水浸状褐色病斑,扩大后呈暗褐色,凹陷腐烂,表在产生不规则轮状灰色霉状物,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

(1)保护地采用生态防治,及时通风降湿,使棚室远离发病条件,具体做法参照番茄灰霉病;

(2)保护地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5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

(3)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4)茄子沾花时,也可在生长剌激素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