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鸳鸯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人们视鸳鸯为爱情的象征,瓷器装饰中的鸳鸯皆成双成对出现,而且多与莲池相配,习称“鸳鸯戏莲纹”、“鸳鸯卧莲纹”、“莲池鸳鸯纹”。表现手法主要是模印、刻划、彩绘。

鸳鸯纹早在唐代就出现,宋代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的碗、盘、枕等器物上普遍采用鸳鸯纹。定窑白釉盘上所印鸳鸯纹,有一对鸳鸯于塘边小憩,另一只在天空孤飞,此种画面极为少见。元代青花瓷器上,鸳鸯纹颇多,有作主题纹饰的,也有作辅助纹饰的。明、清两代青花瓷、斗彩瓷、五彩瓷上常见鸳鸯纹饰,典型器物有西藏萨迦寺藏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花纹碗、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鸳鸯莲花纹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五彩鸳鸯莲池纹瓶等,均为传世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