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802.1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一个工作组(Working Group)。此工作组负责IEEE802.1标准的制定。

IEEE802.1标准提供了一个对整个IEEE802系列协议的概述,描述了IEEE802标准和开放系统基本参照模型(即ISO的OSI7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解释这些标准如何和高层协议交互,定义了标准化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地址格式,并且提供一个标准用于鉴别各种不同的协议。

IEEE802.1工作组主要负责以下工作:

802系列的局域网,城域网,个人网的体系结构。

802系列网络之间以及与其他广域网的互连问题。

802网络的网络管理

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及逻辑链路控制(LLC)之上的协议层的一些问题。

IEEE 802.1是一组协议的集合,如生成树协议、VLAN协议等。为了将各个协议区别开来,IEEE在制定某一个协议时,就在IEEE 802.1后面加上不同的小写字母,如IEEE 802.1w就是最近颁布的一个协议。

从IEEE 802.1d协议谈起

IEEE 802.1w协议由IEEE 802.1d协议改进而来,因此想搞懂IEEE 802.1w协议,就得先了解什么是IEEE 802.1d协议。

在局域网中,为了提供可靠的网络连接,就得需要网络提供冗余链路。所谓“冗余链路”别看听起来挺玄乎,其实道理和走路一样简单,这条路不通,走另一条路就可以了!冗余就是准备两条以上的路,如果哪一条不通了,就从另外的路走。

但是网络技术还很“幼稚”,如果你真的准备两条以上的路,就必然形成了一个环路,交换机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环路,只是周而复始地转发帧,形成一个“死循环”,如附图所示。这个死循环会造成整个网络处于阻塞状态,导致网络瘫痪。

为了解决冗余链路引起的问题,IEEE通过了IEEE 802.1d协议,即生成树协议。IEEE 802.1d协议通过在交换机上运行一套复杂的算法,使冗余端口置于“阻断状态”,使得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在与其他计算机通讯时,只有一条链路生效,而当这个链路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IEEE 802.1d协议会重新计算网络链路,将处于“阻断状态”的端口重新打开,从而既保障了网络正常运转,又保证了冗余能力。

IEEE 802.1w协议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要制定IEEE 802.1w协议呢?原来,IEEE 802.1d协议虽然解决了链路闭合引起的死循环问题,但是生成树的收敛(指重新设定网络中的交换机端口状态)过程需要50s。对于以前的网络来说,50s的阻断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人们以前对网络的依赖性不强,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50s的网络故障足以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IEEE 802.1d协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的需求了。于是协议问世了,IEEE 802.1w协议使收敛过程由原来的1分钟减少为现在的1至10秒,因此IEEE 802.1w又称为“快速生成树协议”。对于现在的网络来说,这个速度足够快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