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开波

马拉开波
Maracaibo
马拉开波是委内瑞拉苏利亚州首府,位于马拉开波湖西岸,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和海港,新兴石油城,苏利亚州首府。位于马拉开波湖海峡西岸。人口110多万,海拔最高处55米,年平均温度29.8C,年降雨量达387毫米。
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航行到美洲,第二年,阿隆索·德奥赫达率领一支探险队发现马拉开波湖沿岸的风光和土著居民的水上住宅酷似意大利威尼斯,故定名为"委内瑞拉",意即"小威尼斯"。
始建于1570年。因历史上与外地交往甚少,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人们喜欢穿着印第安服装。城内十七、八世纪的古建筑随处可见,与现代化楼房交相辉映,别具一格。
马拉开波原是小型咖啡出口港,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丰富油田而飞速发展,10年内成为石油城。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3。除石油化工业外,还有建筑、食品、日用品、纤维、烟草、造船、水泥等工业。1846年建立苏利亚大学。交通发达,有国际机场和航线,水路可通远洋轮和油轮,有约8公里长的乌达内塔将军桥与东北部连接,有公路与马拉开波湖东岸各城相通。市内有圣阿纳教堂、印第安人保留区和繁荣的市场。马拉开波湖上井架林立,游人可饱览油田风光。
该市是委西部第一大工业区和重要商业服务中心,有较称进的国际航空和海港设备,交通比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化工、啤酒、医药、制革和加工等。
旅游景点: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沿海马拉开波低地的中心,湖北端经长35公里、宽3~12公里的水道与委内瑞拉湾相通,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
马拉开波低地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层陷落盆地,东科迪勒拉山脉向北支脉——佩里哈山脉和梅里达山脉分列低地两侧,其最低部分聚水成湖,属构造湖。
马拉开波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公里,东西宽120公里,湖岸线长约1000公里。面积13380平方公里。北浅南深,最深达34米,容积2.8亿立方米。含盐度15~38%,北部微咸,南部湖水被源自安第斯山脉的圣安娜、卡塔通博、查马、莫塔坦、埃斯卡兰蒂等数十条河流注入的水所冲淡。南岸多沼泽和泻湖。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热,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地区之一。
马拉开波湖为世界上最富饶、最集中的产油区之一,有“石油湖”之称。油田集中于东北岸,并向湖底延伸,含油气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多为高产大油田;其次是西北岸。产油层主要是第三纪砂岩和白垩纪石灰岩。1917年打出第一口生产井,1922年起大规模开采,使委内瑞拉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输出国之一。目前原油产量占委内瑞拉总产量的75%。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马拉开波地区的面貌发生变化。到处井架林立,油管纵横。西北岸的马拉开波城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和世界重要的石油输出港,并有卡维马斯、阿尔塔格拉西亚、拉康塞普西翁、拉古尼亚斯等重要石油城镇。1975年实现国有化。采油的同时可获得天然气。
马拉开波湖的南岸为委内瑞拉重要农业区之一,主要生产香蕉、花生、甘蔗等作物。湖畔农场生产可可、椰子,出口咖啡。西岸乳牛业发达。
马拉开波湖为邻近地区和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高原的运输大动脉。水道经过疏浚,现可通大型海轮和油轮,输出原油以及安第斯山区和湖南岸的农畜产品。沿岸陆上交通发达,湖口架有8公里长的拉斐尔—乌达内塔大桥,沟通了东西两岸的石油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