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大寨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大寨村

1、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中华第一村——大寨村,是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后进行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开辟层层梯田,并通过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表扬,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农业学大寨”以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李先念、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曾相继视察大寨,国外有国家元首,政界要人和友好知名人士,国内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有上千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大寨,来自海外地区134个国家和地区的达2.5万多人。

现在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大寨相续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大寨民俗馆、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

大寨村历史

大寨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不大的村庄。

按照中国古典名著《列子》的说法,太行山原在今天河北省的南部,与它并排着的还有一座王屋山。相传很久以前在山北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人,见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便率领他的儿子和孙子要把这两座大山搬走。有个叫智叟的人看到他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可思议,就对他讲:这两座山太大了,你怎么能搬得走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人怎么这么糊涂!你难道不知道,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长,搬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搬不走呢?于是,愚公一家老小每天挖山不止。后来这件事感动了"天帝",他派了两个神仙把两座大山给背走了。太行山这才被移到了今天河北、山西两省交界的地方。

《列子》一书讲述的很多故事属寓言性质。寓言主要用来说明道理,故事本身却不可以太当真。

大寨村,就位于愚公当年曾试图迁移过的太行山的深处。而大寨人所做的事情,竟真的与愚公移山相似。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米,总面积1.8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居民约160户,500多口人。

关于大寨村的形成,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只能根据传说推测。相传在北宋年间,宋军为抵御金兵,曾派兵把守距今天的大寨东北方约5公里的虹桥关,大寨就是宋军的一个驻军营寨。据说当时守军建有两个营寨,大的叫大寨,小的叫小寨。这便是大寨村名的由来。据当地人讲,小寨村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存在,但住户已经很少,再后来就没有了。

山西自古战事多,因此叫“关”、“堡”、“寨”的地方也就多。在山西,有名的大寨就有两个,除了昔阳县的大寨,榆社县也有一个叫大寨的地方,一度也较有名。因为那里也出过一个有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叫张志全。还在1950年,张志全就成了全国劳模,而陈永贵当时还少有人知。

昔阳县的大寨位于虎头山的一个坡面上,村中间是一条沟。在人民政权建立前夕,全村有约800亩耕地,64户人家,190多口人。这些耕地如果平均占有的话,每户约合10多亩。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按照大寨展览馆提供的数字,当时全村约800亩土地,有60%,也就是大约480亩为1户地主和3户富农所占有;另有22%,即170多亩为12户中农所占有;而其余48户贫农、下中农一共才占有不到150亩耕地。太行山区的耕地十分贫瘠,生产条件又极为简陋,粮食产量很低。1亩地1年能收获70公斤粮食就算不错了。广大农民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大寨人说他们过去有三穷、五多。三穷是:人穷,地穷,村子穷;五多是:当长工打短工的多,负债欠账的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寻死上吊的多。后来使大寨闻名天下的陈永贵,他的母亲和姐姐就被卖掉,而他的父亲在万般无奈的境况下,就是上吊寻死的。由于人穷,大寨村的住宅也十分简陋。人们多在山沟的两边土坡上挖土窑居住。只有少数有钱的人家盖得起砖房或用石头垒起窑洞。

大寨穷也没有穷出名来,因为太行山深处的乡村普遍很穷,大寨并非特殊。

大寨村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出了个陈永贵。在他的领导下,大寨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重新安排家乡的山河面貌,从而引起了世人的景仰。而在陈永贵之前,大寨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印记。民国年间编修《昔阳县志》,尽管大寨距县城只有5公里, 但由于"无可道也",县志竟连大寨的村名都不记载。

昔阳在1940年被日本人占领,成了沦陷区。不过在当时,凡有日本军队的地方,也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太行山区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斗争的重点区域,除了正规军,还有许多抗日游击队。当时在昔阳一带活动的就有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营。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日斗争中发展壮大,也教育了广大生活在太行山区的老百姓。

1945年8月,日本军队无条件投降,昔阳县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大寨的贫苦农民盼来了翻身解放的一天。在随之而来的土地改革中,大寨35户贫农和下中农分得了土地400多亩、房屋41间、窑洞32眼,还分得了一些牲畜和生产工具。 第二年,大寨贫苦农民贾承福、贾承财、贾进财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大寨村的第一批中共党员。开始,他们被编入邻村武家坪的党支部。1947年,便在大寨正式建立了党支部,贾进财为首任党支部书记。

大寨地处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城东南部,全村有160多户人家,510口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海拔为1162.6米。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地域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形貌。村座落在虎头山下,层层土地在山坡上挂着,旧社会人们常常形容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土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农民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最后得到的还是饥饿,所以当时大寨有四多:讨吃要饭的多、卖儿卖女的多、扛长工打短工的多、外出逃荒的多。

大寨在45年解放,46年组织了互助组,47年建立了党组织,53年办合作社。合作化时期,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以及贾进才、贾承让、梁便良、宋立英等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组织广大群众,走集体化的道路,首先向群山恶水展开宣战。制定出十年造地规划,他们就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河沟造良田,山坡造梯田,花去了十年的工夫,改造了大寨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上交国家20多万斤余粮。

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山流、地冲、房倒、窑塌,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十年心血付之东流。灾后上级领导慰问大寨人,并送来了钱、粮、物资,大寨人没有收下,给国家退回去了,并说:"遭灾地方很多,如果都依靠国家救济,国家的钱财从哪来呢?"党支部当即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不要国家钱、粮、物资,交售国家粮食不能少、群众分红不能少、社员口粮不能少"。在陈永贵同志的带领下开展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热潮。我们日战大寨田夜战新农村,花费了五年工夫,一个崭新的大寨,展现在人们面前。

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是改造大寨的基本方针。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大寨人这种战天斗地的精神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大寨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周总理曾三次陪同外国元首视察大寨,邓小平、李先念、叶帅等120多位老一辈领导人光临大寨。国际国内客人在十五年内到大寨的人数达1000万人次。大寨人把鼓励和鞭策变为动力,不断发展,不断前进。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

大寨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寨形势和全国农村一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取代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1983年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八十年代后期,大寨开始尝试发展乡镇企业,建起了煤矿、化工厂等小型企业。期间,农民放开手脚,个体经营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养鹿、养猪、养羊,做豆腐、汽车、拖拉机跑运输,经商等专业户相继涌现。多种经济成份打破了单一的农业生产格局。

九十年代,是大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起了大寨人的志,壮了大寨人的胆,使大寨人深刻认识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哲理,使有艰苦奋斗传统法宝的老典型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大寨党支部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学习全国先进农村的经验,规划大寨新发展蓝图。九二年全村每户出一人,组织了140多人到河北省先进农村参观学习,而后又多次组织干部到外省外地学习,通过数次实地学习考察,给大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稳步发展,工、副、商贸业拔地而起。92年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引项目、引人材、引资金建起了年产10万吨的水泥公司,粮食转换的酒业公司、制衣公司、煤炭发运站、煤矿、毛衣厂、贸易公司、吃住行一体化的森林公园。十个企业年收入9050多万元,1999年-2000年,年上缴国家税收分别为300、350万元,上交提留资金年300多万元,人均上交国家1万多元。

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经营体制是大寨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素,过去几百口人都从事一项工作--农业。现在土地虽然已分给群众,三十年不变,但是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合理调整劳动力的使用,集体为群众提供了五统一,即:统一实施新品种试验和新技术推广;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统一实施机耕、机播、秸秆还田;统一实施水利灌溉和水利实施的应用;统一规划农田基本建设。由于强化了集体统一经营职能,农民的负担减轻了,百分之九十的劳动力从事了工、副业,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从88年人均180元上升到2001年的3910元,收入的增加带来了大寨人各方面的变迁。(1)住房的变迁:现已有三分之一的群众修起了新宿,甚至从窑洞排房变为二层楼房,户均面积168平米,总造价7万人民币,农户出资五万元,集体补偿2万元,整地、规划、设计、水、电、路实施全由集体解决。至今已有24户人家搬进了新楼房。(2)膳食的变迁:大寨人当年吃的是野菜、谷糠、玉米糊,一年人均三两油,也就是五、六十年代大家说的,三百六吃不饱肚,丈八布露着肉的生活,现在的大寨人吃的是白面、大米、鲜菜、肉类,过年过节六冷八热,给城里人生活无任何区别。(3)衣装的变迁:当年大寨穿的是土布、麻衣,补了又补,钉了又钉。冬无棉,夏无单。现在的大寨人四季衣服齐全,形状、花色与城里人一般。(4)家用器具的变迁:当年的大寨人住的是大窑洞,睡的是炕头,除了劳动用的工具再无家庭摆设。现在的大寨人电视机、组全音箱、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样样都有,摩托70多辆,还有汽车、拖拉机等,一切都方便了。

随着集体实力的增强,农民生活实现了三有三不。三有是:小有教(从幼儿到小学免费上学);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金制度,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可领到60元,70岁以上月领100元,共产党员月领150元,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战的月领120元);考有奖(凡考入大学、大专、中专的学生集体年发给奖学金,本科大学生年1000元;专科大学生年800元;中专生年500元)。"三不"是:吃水不用吊(自来水)、运输不用挑(汽车、拖拉机)、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服务上门)。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而且设施和建设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93年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三层楼的新办学校,改变了教学环境,94年投资120万元修筑了3.8华里的盘山公路,硬化了路面街道。96年投资160万元打深井引水,井深742米,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吃淡水的问题。95年开始建设大寨森林公园共投资1000多万元,内有周恩来纪念亭、郭沫若墓碑、展览馆、农民文化艺术馆、陈永贵墓地等景点,植树造林,种植花卉1000多亩,不仅发展了旅游事业,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寨的生态环境。2000年投资207万元,修筑了一座能蓄水6万方的水库,可灌溉大寨的600亩良田。

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寨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常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民主法制的教育,进行优良传统的教育及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如:农广校、农科教、法制教、经营管理、营销出销、外语学习等,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力和实力。

大寨的党风好,民风正,无邪恶、邪教,党支部连年受到中央、省、市、县各级党委的表彰。1995年1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7月1日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6月6日,中共山西省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基层党组织";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2001年7月1日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先进基层党总支"。

2、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大寨村该行政村隶属镇康县勐堆乡,地处乡政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晴通雨阻,距县城40公里。东邻凤尾大坝,南邻蟒蛇山村,西邻尖山村,北与勐棒镇岩子头相连。辖田平子、大寨、蒿坝林、卖盐场、南洪、营盘、南系朗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50 户,有乡村人口1687人,其中农业人口1687 人,劳动力 141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387人。

全村国土面积26.70 平方公里,海拔 1610 米,年平均气温19.70 ℃,年降水量1,698.30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01亩,人均耕地1.9 亩,林地17,831亩。

3、云南省玉溪峨山县甸中镇大寨村大寨村民委员会是峨山县甸中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甸中镇南面,距甸中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峨山县城54公里。东面邻镜湖村,南面邻甸头村,西面邻小河村,北面邻甸中村。辖大寨、旧寨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80户,共2208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2157人,劳动力1779人。

整个村委会国土面积27942亩,海拔1520米,年平均气温18℃,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122亩,林地21460亩,人均耕地1.4亩。全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5.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4元。

4、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大寨村该行政村隶属 隆阳区 (市、区) 瓦窑镇 (镇),地处 乡(镇)南边,距 乡(镇)政府所在地12 公里,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交通方便(不方便),距县(市、区)45公里。东邻澜沧江,南邻小浪坝 ,西邻六合村 ,北邻安乐村 。辖6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260 户,有乡村人口1079 人,其中农业人口 1079 人,劳动力 582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50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7.46 平方公里,海拔 1700 米,年平均气温20 ℃,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 稻谷 包谷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194 亩,人均耕地 1.12 亩,林地 80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28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48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粮食 为主。

5、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大寨乡大寨村该行政村隶属于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大寨乡,地处大寨乡政府驻地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县64公里。东邻新发寨行政村,南邻分水岭自然保区,西邻箐脚行政村,北邻白沙坡行政村。辖大保寨村、水头寨村、丫口寨、大寨村等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28户,有乡村人口4313人,其中农业人口4313人,劳动力222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66人。

全村国土面积36.62平方公里,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23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草果 冬早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018亩,人均耕地1.74亩,林地940亩。

6、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清水乡大寨村大寨村委会隶属腾冲县清水乡,位于乡西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14公里。东邻三家村,南邻梁河县,西邻热海,北邻乡政府。辖大寨、沙坡2个自然村共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73户,有乡村人口1898人,其中农业人口1875人,劳动力133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40人。

全村国土面积16.84平方公里,海拔1648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45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大麦等农作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7、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代家乡大寨村大寨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下设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35人,耕地面积4427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兼有小麦良种繁育、养牛、养猪、养鸡等。

8、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寨子乡大寨村村情概况

大寨村
进村公路

该行政村隶属大寨子乡,是乡政府所在地,距乡政府所在地最远4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区86公里。东邻雨霏,南邻窝凼,西邻铁池,北邻卜鲁期。辖小寨子等17个村民小组,截止2006年底,有农户578户,乡村人口2199人,其中农业人口2199人,劳动力105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15人。

全村国土面积9959.2亩,海拔2060米,年平均气温30℃,年降水量5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7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18亩全为旱地,人均耕地1.01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461.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6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2380亩,荒山荒坡面积3171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等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78户通自来水,有 户饮用井水,有16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8 %)。有578户通电,有23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3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41%、4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0.3%和0.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218亩,有效灌溉率为98%。

到2006年底,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2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户。 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个自然村已通路;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7户砖混结构住房;有5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71户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4.1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2.02万元,占总收入的36%;畜牧业收49.69万元,占总收入的2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67头,肉牛27头,肉羊27头);林业收入12.54万元,占总收入的5 %;第二、三产业收入46.3万元,占总收入的18%;工资性收入31.2万元,占总收入的12%,其他收入22.3万元,占总收入9%。农民人均纯收入87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8.6万元,其中,常务外出务工人数142人(占劳动力的13%),在省内务工60人,到省外务工82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578户,乡村人口2199人,其中男性 1149人,女性1050人。劳动力1057人。该村以汉、彝族为主,其中汉族2086人,彝族101人,其他民族12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650人,参合率75.03%;享受低保1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 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地1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60户,占农户总数的10 %。

文化教育

截止2006年底,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2192平方米,拥有教师83人,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58人,其中小学生332人,中学生226人。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7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18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41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9900元(人均45元),年末集体总收入 0.5万元,有固定资产7.19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1]

9、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大寨村村情概况

大寨村
大寨村委会

大寨村委会隶属施甸县甸阳镇,地处甸阳镇东边,距甸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5公里,距县人民政府5公里。

到镇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5公里。东邻木老元乡,南邻同邑村委会,西邻张家村山邑自然村,北邻仁和乡。辖大寨、莽中、白邑、山邑、花山、大庙等11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6平方公里,海拔1965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956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079亩,其中:田842亩,地1237亩,人均耕地0.78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298亩,其中水面面积22亩;荒山荒地4605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74户通自来水,有27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总数的47.36%)。有57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4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7.4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4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23户,分别占总数的77.87%和73.69%。

该村到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3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17辆,摩托车4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52亩,有效灌溉率为6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39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8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5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22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自然还存在饮水困难;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1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9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2万元,占总收入的59%;畜牧业收入225万元,占总收入的25%,其中,2008年内出栏肉猪3983头,肉牛234头,肉羊241头;林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90万元,占总收入的10%;工资性收入28万元,占总收入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6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67人,占劳动力的11%,在省内务工131人,到省外务工36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574户,乡村人口2682人,其中男性1334人,女性1348人。其中农业人口2668人,劳动力1481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677,白族3人,彝族2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人,占人口总数的0.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84人,参合率93%;享受低保169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4.2公里。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3420平方米,拥有教师17人,在校学生310人,距离大楼中学15.6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03人,其中小学生310人,中学生93人。

村务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5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65亩,其中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粘贴公告方式公开财务。[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