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日报
《韶关日报》是中共韶关市委机关报,其前身是《北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10月25日,后来随着韶关行政区域的变更,几次易名,多次停刊、复刊,直至1983年地市合并,1984年元旦,《韶关日报》作为中共韶关市委机关报正式复刊。现为对开8版彩色日报,全国公开、自办发行、发行量5万份,是粤北地区最具权威性与可读性、影响力量最大的综合性大型日报。

《韶关日报》复创刊以来,历届报人为办好党委机关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韶关日报》在韶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围绕争办一流报纸的总体目标,社党委带领全社员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知识,报道各地改革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真实地记录了粤北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前进步伐,有力地激励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充分发挥了党委机关报的作用。
近年来,韶关日报社不断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报纸的综合质量逐年上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有了飞跃性的发展。1998年元旦,韶关日报从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1999年元旦实现报纸彩印;2002年实现采编无纸化办公;2004年6月,从每天八版扩为每周一、三、五12版,并创办了县市新闻版。2006年1月,经长时间酝酿,《韶关日报》再次改版,提出以“贴近才有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全面贯彻“三贴近”精神,全力打造关注民生的粤北一流报纸。新版报纸出炉后,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韶关日报的办报综合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新闻出版部门的好评,并被全省新闻界同行认可。目前,韶关日报开辟了30多个专栏和140多个栏目,日均发行近5万份。复刊以来,共获广东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省以上新闻奖400多篇。2005年10月,本报与汕头、湛江、佛山、珠海等广东地级市机关报一起,成为全国地市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之一。
韶关日报现任总编辑刘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