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郡

魏郡,是中国古代西汉至唐朝期间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今天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南,以及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一带,其中心在邺城。
战国初期,这里属于卫国,后来被赵国吞并。秦朝时属于邯郸郡、河内郡管辖。西汉建立,汉高祖置魏郡,辖县18,东汉辖15县,郡治都在邺,属于冀州。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23年在位。西汉哀帝自元寿二年六月(公元前1年)去世后,九岁的汉平帝即位,元后临朝称制,以王莽为大司马。王莽自元寿二年再次成为大司马至于身故,掌握政权达24年之久。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为据点,此后被封为魏公、魏王,最终其子曹丕以魏代汉,建立了曹魏。此后,魏郡北部被划归广平郡,西晋时统8县,仍治邺。
南北朝末期,邺城在战乱中被焚毁,隋朝魏郡的郡治南迁到了安阳县(今安阳市市区),统县11。唐朝时,原魏郡成为相州,包括原邺及安阳等地都归属于相州,在东部另建的魏州已经不再是汉晋时代的魏郡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