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蒸葫芦

拼音:làn zhēng hú lu
释义:表示饭食粗略,也比喻生活俭朴。
出处:唐.卢言《卢氏杂说》。
唐朝时,有一个人叫郑余庆,他做过宰相,为官清正廉明,生活极其俭朴。
有一次,他忽然请几个亲朋故吏到他家去吃饭,当着客人面他吩咐仆人说:“要蒸烂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断了。”大家以为必定是蒸鹅鸭之类,等了很久,仆人端出了清香的调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饭,一枚蒸葫芦,客人们只好偷偷笑着勉强进餐。
拼音:làn zhēng hú lu
释义:表示饭食粗略,也比喻生活俭朴。
出处:唐.卢言《卢氏杂说》。
唐朝时,有一个人叫郑余庆,他做过宰相,为官清正廉明,生活极其俭朴。
有一次,他忽然请几个亲朋故吏到他家去吃饭,当着客人面他吩咐仆人说:“要蒸烂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断了。”大家以为必定是蒸鹅鸭之类,等了很久,仆人端出了清香的调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饭,一枚蒸葫芦,客人们只好偷偷笑着勉强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