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T细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1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记忆T细胞
记忆T细胞结构

简介记忆T细胞(TM),是人体免疫细胞。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中分为两部分,一是体液免疫、二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细胞有两种,一种是T细胞,一种是B细胞。T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会分别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而记忆T细胞则会在下一次抗原入侵时再次将记忆中的杀毒方法再次调动出来,再次杀灭抗原。2009年科学家发现艾滋病毒藏身记忆T细胞。[1]

分类T细胞被特异性的抗原物质激活后,进行增殖和分化,形成在功能上各异的两类细胞,即T免疫效应细胞和T记忆细胞。[1]

存活期记忆T细胞的存活期很短,像流感、乙肝等。但有的则是终生的,像天花。[1]

作用一、抗肿瘤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来自癌症患者的特异性活化的记忆T细胞能够识别和排斥移植入小鼠体内的自体肿瘤细胞。

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的Viktor Umansky博士说:“乳腺癌患者的骨髓中含有大量肿瘤特异性记忆T淋巴细胞,可以将这些细胞分离出来,使用负荷有肿瘤特异性抗原的自体骨髓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再活化,在转移至体内后选择性浸入肿瘤组织。”

Umansky博士及其同事分离了骨髓来源的初始或者记忆性T细胞,使用肿瘤裂解液刺激过的自体树突状细胞活化这些T细胞,然后将其转移到含有自体乳腺肿瘤细胞和正常皮肤移植物的裸鼠或者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

来自患者骨髓的肿瘤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可以明显被自身骨髓内肿瘤抗原活化,识别那些树突状细胞呈递的抗原,并产生免疫反应。在过继转移后,这些活化的记忆T细胞抗原可以选择性归巢至小鼠体内的异体移植肿瘤处,但是活化的初始T细胞却没有这些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记忆T细胞能够浸入人类自体肿瘤移植物和外周非淋巴性肿瘤组织,但是这些细胞不会浸入自体正常皮肤移植物。

中枢和效应部位记忆性T细胞(非初始T细胞)都表达穿孔素,肿瘤衰退直接与肿瘤小叶周围出现大量表达穿孔素的T细胞有关,肿瘤小叶内出现的大量凋亡细胞也与这些T细胞有关。

二、传染病疫苗

利什曼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死亡和畸形,但科学家们还不能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这种传染病的疫苗。其中一个问题是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对寄生虫的感染好像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有一些免疫细胞确实对寄生虫的感染有记忆功能,而加速这些细胞转化的疫苗将成为预防利什曼虫最好的希望。

当机体受到感染时,通过抗原提呈、活化其他免疫细胞,T细胞能攻击病原体,并能有效地杀死病原体。但在利什曼虫感染时,却几乎没有产生过这种有效的免疫反应。

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Phillip Scott和他的同事们曾经猜想,T细胞可能保留了一些对利什曼虫感染的免疫记忆。为了证实这一想法,他们从被利什曼虫感染过而后又恢复健康的小鼠体内提取出T细胞,然后注入到从未感染过利什曼虫的小鼠体内。当被接种小鼠受到利什曼虫感染时,注入的T细胞立即在淋巴结中增殖,T细胞被赋予了对利什曼虫的免疫记忆。而且,这些小鼠的免疫反应比对照组要强。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种免疫记忆能够持续5个月以上。这项研究表明,未来的疫苗应该向更广泛的免疫细胞探索,可能可以应用到诸如肺结核这种没有特效疫苗的传染病上。[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