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
作者:涂纪亮著
ISBN:10位[7307055872]13位[9787307055872]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定价:¥76.00元
内容提要作者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遵循历史发展的线索,比较系统地向国内读者介绍分析哲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它在美国的发展,希望通过这一叙述有助于读者了解分析哲学的概貌,为读者进一步研究这个思潮提供一些线索。由于分析哲学的发展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支派,重要代表人物至少有好几十人,其研究领域也相当广泛,包括语言哲学、科学哲学、逻辑哲学、精神哲学、价值哲学等等,因此,要在一本书里对它进行系统、全面、详细、深入的评述,那是十分困难的。这里只能评述它的一些主要流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为此,我首先对分析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一个概括介绍(第一章),接着介绍分析哲学创始人对于他们之后分析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些观点(第二章),其次介绍分析哲学的头一个大支派——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及其在美国的发展(第三、四章),接着介绍分析哲学,特种是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相结合后形成的各个支派(第五、六章),再次介绍分析哲学的另一个大支派——日常语言学派的形成及其在美国的影响(第七、八章),然后介绍20世纪60年代后分析哲学在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这两个领域内形成的一些派别和学说(第九、十、十一章),最后还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作一些粗浅的评论(第十二章)。书后附有各章的参考书目;由于这方面的资料浩瀚,这里只能列出主要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作。
编辑推荐本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部介绍和阐释分析哲学的诞生、成长及其在美国发展的综合性专著,对分析哲学的主要人物和流派都有专门的详实论述。本书引证丰富、叙述清晰而准确、阐释透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涂纪亮,生于192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史学、哲学学部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中国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除《涂纪亮哲学论著选》(6卷)收入的论著外,还主编了《当代著名哲学家评传》(10卷)、《维特根斯坦全集》(12卷)、《奎因著作集》(6卷)、《美国实用主义文库》(9卷)、《当代美国哲学论著选译》(4卷)、《费尔巴哈哲学史选》(3卷)等论著或译著。
目录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分析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分析哲学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分析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分析哲学的创立
第一节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5)
一、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
二、词和语句
三、概念和对象
四、含义和指称
第二节贝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1970)
一、逻辑分析
二、逻辑原子论
三、逻辑构造论
四、类型理论
五、摹状词理论
第三节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
一、对分析方法的阐述和应用
二、对常识和日常语言的强调
第四节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1889~1951)
一、前期思想——《逻辑哲学论》
二、后期思想——《哲学研究》
第三章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
一、两类命题的区分和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二、经验证实理论
三、哲学的任务——“逻辑分析”
四、现象主义、物理主义和科学的统一
第一节莫里茨·石里克(1882~1945)
一、哲学的任务和反形而上学的立场
二、关于实在的问题
三、意义和证实理论
四、关于身心问题
第二节奥托·纽拉特(1882~1945)
一、物理主义
二、科学的统一
三、贯通论和整体论
第三节维克托·克拉夫特(1880~1975)
一、演绎经验主义
二、价值理论
第四节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
一、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二、意义和证实理论
三、形而上学和哲学
第四章逻辑实证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第一节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
一、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和哲学的任务
二、可证实性、可验证性以及验证度
三、语形学和语义学
四、物理主义与科学的统一
第二节汉斯·赖欣巴赫(1891~1953)
一、从唯理论到新经验论
二、概率的意义理论
三、归纳问题
第三节赫伯特·费格尔(1903~1989)
一、意义理论
二、辩明和说明
三、心身同一论
第三节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1905~)
一、经验意义的标准
二、经验陈述的验证
三、科学说明
第五章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结合
第一节克拉伦斯·艾尔文·刘易斯(1883~1964)
一、意义理论
二、分析真理与经验知识
三、证实和辩明
第二节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1882~1961)
一、操作和操作分析
二、操作分析和物理实在
三、真理理论
第三节查尔斯·威廉·莫里斯(1901~)
一、指号与指号学
二、指号过程和指号行为
三、意谓和意旨
第四节阿尔弗雷德·哈布丹克·斯卡贝克·柯日布斯基(1879~1950)
一、普通语义学的基本原理
二、内涵和外延
三、抽象概念理论
第六章逻辑实用主义
第一节威拉德·范·奥曼·蒯因(1908~2001)
一、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
二、本体论的承诺
三、意义理论
四、“整体论”的经验检验理论
第二节内尔逊·古德曼(1906~)
一、现代唯名论
二、归纳逻辑理论
三、结构简单性理论
第三节欧内斯特·内格尔(1901~)
一、科学说明的类型
二、科学理论的结构
三、理论在认识中的地位
第七章日常语言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约翰·特伦斯·迪芬·威斯顿(1904~)
一、前斯哲学思想
二、后期哲学思想
第二节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
一、哲学的性质和方法
二、身心问题
三、意义理论
第三节约翰·兰肖·奥斯汀(1911~1960)
一、语言分析
二、知觉理论
三、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
一、指称、意义和真理
二、日常语言的逻辑
三、描述的形而上学
第八章日常语言学派在美国的影响
第一节罗德里克·齐硕姆(1916~)
一、感知问题
二、“感觉材料的谬误”
三、基础论的认识论
第二节约翰·塞尔(1932~)
一、言语行为理论
二、意义理论
三、指称理论
第九章从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社会学派
第一节卡尔·莱蒙德·波普尔(1902~)
一、反归纳主义、证伪原则与分界标准
二、科学发展理论
第二节托马斯·萨谬耳·库恩(1922~)
一、范式论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第十章科学实在论的兴起
第一节威尔弗利德·塞拉斯(1912~)
一、明显的影像和科学的影像
二、“所在”与理论实体
三、感觉、知觉和思维
四、意义、辩明和真理
第二节希拉里·普特南(1926~)
一、指称和实在
二、辩明与合理性
第十一章语言哲学中的新发展
第一节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1971~)
一、真理论和意义论
二、解释理论
第二节阿夫兰·诺姆·乔姆斯基(1928~)
一、转换生成语法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唯理论哲学基础
第三节索尔·克里普克(1941~)
一、名字和指标
二、先验性和必然性
三、真理问题
第四节里查德·麦凯·罗蒂(1931~2006)
一、语言哲学的困难和哲学发展的前景
二、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
第十二章结束语
第一节经验和经验论
第二节哲学和科学
第三节哲学和语言
第四节分析方法
第五节证实、证伪与效用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