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智慧化猜想—超分子化学与化学信息论
作者:宋心琦周福添
ISBN:10位[7535534988]13位[9787535534989]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
定价:¥12.20元
内容提要本书以分子概念的发展过程为背景,循着化学与物理学的发展轨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化学中的最新话题分子----分子智能化。着重介绍了莱恩等人提出的有关分子识别、化学反应智能化和化学信息论的主要内容,并从这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对化学发展方向的讨论,对分子识别和分子机器理论提出了疑问。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显然属于21世纪科学难题之一,但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细致的叙述,读者可以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之外,应当具有激活青年读者创新意识的作用。
编辑推荐本书以分子概念的发展过程为背景,循着化学与物理学的发展轨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化学中的最新话题分子----分子智能化。着重介绍了莱恩等人提出的有关分子识别、化学反应智能化和化学信息论的主要内容,并从这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对化学发展方向的讨论,对分子识别和分子机器理论提出了疑问。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显然属于21世纪科学难题之一,但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细致的叙述,读者可以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之外,应当具有激活青年读者创新意识的作用。
作者简介宋心琦,江西奉新人。1952年清华大学化学系研究生肄业,先后任清华大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物理化学委员会主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教委第一届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担任《大学化学》等5种学术刊物编委。为北京化工大学等7所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代表性著作有:译著《光化学原理》和专著《未来化学中的激光》、《化学的明天》等;研究论文100余篇。
周福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与化学工艺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1972年获该校化学系硕士学位;1975年获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师从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kaisiegbin作博士后研究。1983年起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教学及科研工作,除讲授物理化等课程外,研究领域涉及光电子化学光谱学、计算化学、图像分析、化学计量学与软件开发等。已发表科学论文90余篇,为walczak主编的waveletinchemistry一书的作者之一。近年来致力于中药的分离、鉴定和开发方面的理论及技术研究,并担任香港现代中药研究中心(RCMCM)主任。
目录前言
1分子概念的“难产”和“后遗症”
1.1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分子论”
1.2今天的认识
2分子的“诞生”和“发展”
2.1分子并非自古就有的
2.2宇宙中最早的分子----氢和氦
2.3氢和氦是其他元素之母
3化学家眼中的分子
3.1分子模型和“活的”分子
3.2化学键的虚虚实实
3.3分子的振动和振动模式
4分子的“静”和“动”
4.1分子的性质只由电子决定吗
4.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3分子对光的“吐纳”
4.4分子的激发态和分子调控
5化学反应中的分子
5.1化学反应的势能曲线
5.2物理学方法的遗漏
6关于中间体
6.1产生中间体的方法
6.2自由基和磁性
7分子的聚集和超分子
7.1分子的聚集和聚集的分子
7.2超分子=分子+分子?
8超分子也是化合物
8.1粗糙的锁钥模型
8.2超分子体系与分子识别
8.3空间匹配原则
8.4电性匹配原则
9超分子器件
9.1超分子器件的设计原理
9.2有趣的功能超分子体系设计
10质疑和思考
10.1质疑“分子识别”概念
10.2分子机器理论的再质疑
10.3化学亲和力概念的“重新审视”
11分子智能化猜想
11.1问题的提出
11.2呼之欲出的“化学信息论”
11.3鲍林电负性标的启示
11.4关于莱恩所提化学信息概念的思考
11.5有待解决的问题
寄语青年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