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江镇

区域概况富春江镇[1]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位于县境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七里垅街大洋坪。镇区内有车站、码头,交通通讯十分便捷。320国道、桐浦公路纵贯境内,大小船只通过富春江可直驶全国各大口岸,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中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城镇。富春江镇代码330122101。镇政府驻黄坡岭,邮编311504。
富春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的富春江畔,西南连浦江县、建德市,北接县城桐庐镇,距杭州90公里。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底总人口23356人。辖9个居民区、15个行政村。中央省部属企事业单位5家,个私工商企业1100余家。
历史沿革富春江镇原是一个新兴市镇,其地原为黄土丘地,散落盛家、横山、化坪山、宅前、庄头5个自然村,刚解放时,仅192户,799人。1958年,因兴建富春江水电 站成为工地后,人口激增,遂于次年7月置镇,并从电站名而称富春江镇。1992年5月,严陵乡并入。
经济发展境内有富春江电厂、富春江水电设备总厂、十二局富春江管理处、富春江水电职工大学等5家省部属单位,镇属工业企业482家和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明开放的政策,全镇已形成了机械制造、水泥建材、服装布艺三大支柱产业。特别是机械制造,镇内有大小机械制造企业98家,生产的水轮机、拉丝机、汽车配件畅销国内外市场,被授予“浙江省机械工业专业区”。
该镇农业产业化特色明显。境内有外贸冷冻食品、原乡人食品和春江农庄等农业龙头企业;有蔬菜、草莓、水果、花卉种苗、特种养殖五大效益农业基地,其中,溪南蔬菜基地被评为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蓝天园林被评为杭州市都市农业特色园区;俞赵节水灌溉区被省农业厅列为三新技术示范区。2005年,观赏金鱼、梅花鹿及休闲观光农庄等一批新的种养项目和基地正在形成,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1998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98亿元,与上年持平;财政收入1062万元,比上年净增58万元;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336万元,比上年净增13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35元,比上年净增557元;城乡居民储蓄额1.97亿元。1998年,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改善环境,被授予省级卫生城镇和市级文明镇称号。镇区人均拥有绿地面积7平方米,被命名为浙江省绿色小城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光缆电视的目标。镇委、人民政府被评县“双优”单位。
2000年来,富春江镇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在坚持“环境立镇,工业兴镇”发展战略的同时,不断加大“双建设、双整治”工作力度,着力打造“投资创业在富春江,休闲度假在芦茨湾”品牌,社会经济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全镇工业销售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670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00余元。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体育特色镇、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杭州市东海明珠工程、双拥模范乡镇、文明镇、新农村乡镇等荣誉称号,2003年进入了杭州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系列。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3亿元,农业产值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进入了中国千强镇行列,获得了省级绿色小城镇等荣誉称号。[2]
旅游资源富春江镇是投资创业的好地方,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镇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特,风景秀丽的富春江贯穿全境,七里泷大坝在此横截流,七里严滩竹筏搏浪,富春江小三峡风光旖旎。沿江还有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七里扬帆、葫芦瀑布、芦茨湾、白云源风景区等景点,舟行其境,处处景致处处情。
浙江桐庐县富春江镇位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畔,西南靠浦江、建德市,东连桐庐县城,距杭州90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镇。富春江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和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小山峡、白云源瀑布、江南龙门湾等景点。
城镇建设1998年镇人民政府投资149万元先后完成沙湾标准堤塘700米、沙湾水闸1座以及沙湾护岸工程。8月,完成320国道征迁任务,确保320国道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为改变清渚片的面貌,镇人民政府投资135万元,完成清渚公路沥青马路路面的浇筑工程;投资24万元完成石塘公路油路浇筑工程。孝门村投资20万余元对全村主要道路近2000米进行硬化。至此,全镇16个村的村庄道路实现硬化。根据富春江镇1997~2010年城镇总体规划,投资320万元进行春江路拓宽改造工程;新建富春江小商品市场、芝厦集贸市场;采用房地产公司开发、联建开发等形式,新建商住楼9600多平方米;完成商业公司副食品批发部、小商品市场、马铁厂宿舍等旧城改造项目;利用320国道征迁机会,严格按村庄规划在芝厦村、上泗村建立两个新农村示范小区;投资380万元进行5号供电线路的高低压改造和光缆网络改造;为改善富春江镇的通讯条件,投资220万余元对通讯设备进行扩容,并在俞赵安装电话模块和移动电话发射塔;为提高城镇品位,根据浙江省现代示范镇要求以及富春江创建省级卫生镇要求与目标,从抓好城镇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入手,加大力度改善城镇市政及环卫基础设施,投资15万元新建、维修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箱以及排污管道,确保城镇市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整顿市容市貌:从1998年9月起经过集中整治,清理店外店、摊外摊212处,拆除有碍观瞻户外广告30余块,清除游医广告8700张,清除人行道摊位41处,拆除不规范雨棚187只,拆除违章搭建房161间,铲除路边菜地27块,清除堆积物22处260吨,在此基础上,实行室外摊位定点就市,整顿路牌广告,规定公共广告张贴场所。
保持环境卫生:镇区有230幢居民住宅及350幢村民住宅,长期以来,楼群宿舍管理处于自发状态,卫生状况较差,违章搭建柴棚,挖地种菜等情况非常普遍,楼道堆积物随处可见。9月,全镇6000多人参与“楼道革命”,这在富春江镇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1025户居民清运杂物320吨,铲除房前屋后杂草垃圾840吨,拆除违章柴棚526间、鸡棚121间,平整菜地174块,大部分单位及居民区楼道进行了粉刷。同时,修建公厕4座,新建垃圾收集站2处、密闭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填埋场1座、封闭式垃圾箱17只,增设果壳箱30只。
食品卫生常抓不懈:1998年,富春江地区中医院对镇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督率保持100%。镇城区有饭店、酒家、个体饮食店、粮油、副食店等食品行业141家,均有卫生许可证,发证率100%;有从业人员595人,全部经过体检和培训,体检率、培训率达100%;各副食品店上柜供售的定型包装食品标志基本达标。
社会事业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1998年镇人民政府投资近万元对原严陵乡人民政府空房进行装修,创办富春江镇敬老院。全院占地面积200平方米,有5位老人入院。
1998年计划生育率达97.8%,计生工作仍保持全县一类乡镇的地位;继续推进殡葬改革,遗体火化率达100%。
全镇初中1998年有29人上重点高中分数线,43人上中专分数线,艺术类上线人数7人。成人教育工作通过县级验收,“两基”教育和中小学实验教育普及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1998年广播电视投入180万元,共架设电视干线96.7公里,并在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光缆,拥有有线电视用户5500多户,又投资10万余元购置字幕机、编辑机等。1998年1月8日起,开通富春江镇电视新闻自办节目,每周播出3次,全年共有130余篇富春江镇新闻电视稿与观众见面,总播出时间约25小时。[3]
发展规划进入21世纪,新一届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三年翻番”工作目标,坚持“环境立镇,工业兴镇”,提出了“建设两个园(俞赵机械工业园和城区轻纺工业园);营造两个区(芝厦边贸区和新城入口区);带动两个片(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芦茨片和清渚片);振兴两大产业(机械制造业和服装布艺业)沿320国道建成二十里经济长廊”的发展思路。通过“六区联动”,着力打造“投资创业在富春江,休闲度假在芦茨湾”品牌,努力实现工业强镇,农业重镇,旅游特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