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兆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魏兆宗(1893~1982年)

魏兆宗,号德明,祖居涵江安仁霞皋村。民国31年(1942年)迁居延宁街。后定居青年街(今涵西街道办事处青年居委会)。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

兆宗幼读私塾,因家贫辍学。13岁时在前街瑞安中药房当学徒,对丹、膏、丸、散的制作较为熟悉;工余苦读医书,自学成医。青年时代首次研制鹅管装眼药条和兰色疟疾丸成功,疗效甚佳,产品畅销涵江、城厢、黄石、笏石等地。

民国14年,制成牧童牌杏仁粉,用木匣装璜,产品供不应求。翌年,改制结义牌去皮橄榄(薄荷橄榄)和七珍杨梅(陈皮杨梅)等蜜饯,匣装上市。民国17年,制成五星牌雪花膏化妆品,价廉物美,可与上海的产品竞争,畅销莆、仙及福清等地。民国22年,又制成嫦娥牌发脂,销路以仙游县为主,莆田、福清两县次之。翌年,研制龙虎牌除木虱药粉成功,年销量2万包左右。这些小工业品,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因原料来源断绝,先后停产。

30年代起,兆宗认定荔枝、龙眼、枇杷是莆田三大名果,又都有医疗功效。他及时收购鲜果,选择优良品种,加工技术精益求精,制成桂元精膏、桂元三学士、陈年枇杷膏等精品,商标定名为日月牌。除畅销省内各地外,还销至江浙一带,尤为侨胞所欢迎。在生产经营中,一家人共同操作,形成家庭小手工业工场。在抗日战争期间,产品经常滞销,生产日渐萧条。

民国32年,兆宗在横街开设门市部,兼营茶叶加工焙制生意,扩大营业,再现生机。

1952年,兆宗添置7架木榨机,扩大果膏生产,资产价值1万多元,直至1956年行业公私合营。

兆宗热心资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晚年在家义务行医。曾任政协莆田县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委员。

1982年逝世,终年89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