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庄乡
1、山西省原平市王家庄乡概况

王家庄乡地处原平市城南12公里处,总面积50.3平方公里,所辖21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2120亩,总户数4223户,总人口13681人。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6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72元。地势平坦,是全市主要产粮乡镇之一。云中河和永兴河交汇于本乡境内,大运公路纵贯全乡,朔黄铁路,北同蒲铁路纵跨全境,构成了便利的交通网络,是原平的南大门。历史上就有交通要塞之称。农业王家庄[1]乡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永兴村的玉米制种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安家庄的青椒制种基地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养殖业以养鸡为主攻方向,以大户和能人引导为动力,加速了全乡养殖业的发展,全乡规模养殖户达到了410户,养鸡总量达到28.6万只,人均20只。使养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5342
男
8027
女
7315
家庭户户数
4495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848
家庭户男
7591
家庭户女
7257
0-14岁(总)
3773
0-14岁男
1900
0-14岁女
1873
15-64岁(总)
10227
15-64岁男
5521
15-64岁女
4706
65岁及以上(总)
1342
65岁及以上男
606
65岁及以上女
73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228
发展王家庄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实施农村“四改四化”工程。2007年,全乡共建沼气池76个,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近几年共硬化乡村道路和村庄主要街道80公里,有效地解决了全乡行路难的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王家庄乡的发展目标是打牢“两个基础”,实现“两个起步”,力争“四个走在前列”,即打牢种植业基础和养殖业基础;实现民营企业和大棚蔬菜起步;力争全乡经济发展、农村和谐、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2、河北省柏乡县王家庄乡基本概况

王家庄乡位于柏乡县西南部,距县政府6千米。西与临城县,南与隆尧县相邻,北靠内步乡、东接柏乡镇。面积34.18平方千米,人口17788人,辖王家庄、南保水、北保水、赵村、南张、南营儿、小里、小里铺、贾庄、杨村10个行政村。乡有中学一所,卫生院一所,敬老院一所。
乡政府驻王家庄村柏镇路北侧[2]。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岗上植树,坡上种粮,树茂粮丰,他们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山药等。近年来,乡办企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以造纸、建材、食品、铸造、饲料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全乡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16997
男
8642
女
8355
家庭户户数
3999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958
家庭户男
8612
家庭户女
8346
0-14岁(总)
3990
0-14岁男
2135
0-14岁女
1855
15-64岁(总)
11744
15-64岁男
5975
15-64岁女
5769
65岁及以上(总)
1263
65岁及以上男
532
65岁及以上女
73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6699
历史沿革相传唐尧时期,小里岗曾修筑古城一座,称“尧城”。是西汉柏乡候国的城池,明清有古城遗迹,今无存。民国时期,隶一区。抗战时期为日伪赵村乡管辖,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隶县抗日民主政府一区。解放后隶三区。1953年4月境内置小里、王家庄、赵村、贾庄等4乡。1956年9月赵村乡与贾庄乡合并,同时迁至南张村,为南张村乡;小里乡与王家庄乡合并为王家庄乡。1958年12月撤销建制,其辖区划归柏乡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9日恢复置制,称王家庄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改乡。地理环境境内柏镇公路横穿东西、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柏镇公路过境。境内西南部之小里岗平均海拔50—60米,最高达75米,是全县唯一的一处岗坡高地村与村之间有硬化的公路贯通。境内西南部之小里岗,由于受太行山脉系地质的影响,形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占地1.5万亩,平均海拔50—60米,最高达75米,是全县唯一的一处岗坡高地。相传唐尧时期,小里岗曾修筑古城一座,称“尧城”。是西汉柏乡候国的城池,迄今4000余年。明清有古城遗迹,今无存。原来土地脊薄,水原奇缺,无法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