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元夫
【寄张元夫】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薛涛流传下来的诗篇,以七绝为最多,同时也以七绝为最好。在这些七绝诗中,又以抒情的最多,也以抒情的为最好,这些诗哀婉流畅,清丽多姿,令人读了,深深感到薛涛的文采风流,才华卓越。同时也引起人们对薛涛一生的辛酸生活,凄凉身世,寄与无限的同情!
唐代各地官府及军镇均设有乐官,官妓居于其中。她们专为官府服务,献艺陪酒,甚至私侍寝席。当时成都的最高地方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特别赏识薛涛,常命她来侍酒唱和,接应宾客。后来,韦皋甚至奏请朝廷想任命薛涛为“校书郎”,虽未获批准,但人们从此戏称薛为“女校书”了。从韦皋、高崇文、段文昌到李德裕,西川节度使共历十一届,他们均与薛涛有诗酒往来,关系极为特殊。
薛涛的诗大多散失。清代编纂的《全唐诗》中有她的诗88首,多是吟花咏月、应酬唱和、感春伤别之作,思想性与艺术性均不是很高。但如细读起来,在字里行间往往能感受到诗人凄苦悲凉的难言之痛与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元稹正妻在世时,他就有婚外恋情,与一叫莺莺的女子过往甚蜜。此后又对薛涛挑逗耍弄,并未真情相托。回京之后,他又恋上了相国之女韦丛。到任越州刺史不久,又利用权势玩弄了逃出妓院、下嫁民间的才女刘采春,致使刘采春饮恨自杀……李德裕告诉薛涛,元稹并非钟情之人,更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正人君子。薛涛听后,深为元稹的薄情而奥恼,更为以身相许而奥悔。俗语说:“痴情女子负心汉”,没想到这句话竟在自己身上应验了。薛涛想着,觉得一片空虚和凄凉。恰在这时,薛涛接到了一封检讨过去、怀念旧情的来信,希望接她再到身边。薛涛看过十分反感,心想,这花甲老儿又想耍弄于我,于是写了七绝一首,曰:
玉叠山前风雪夜,绵宫城外别离魂,信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表面看来是谢绝了他的好意并表示感谢,内中却隐含着对他的谴责。
正当薛涛心烦意乱的时候,一位白马王子闯入了她的心扉,他就是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青年文人杜牧。
一次,杜牧出外旅游,来到成都,专门带着美酒到吟诗楼拜访薛涛。杜牧与薛涛年纪相仿。此时杜牧的诗词虽然尚无成名之作,但一篇《阿房宫赋》已使他闻名天下。年轻的杜牧本也是风流倜傥的才子,喜欢游乐于歌舞弹唱之地。而此时,薛涛的诗词已在歌舞弹唱之地广为流传,薛涛的形象已不断回旋于杜牧的忆境中。能有机会见到薛涛,已是他长久的企盼。今日终于来到了“吟诗楼”,站在了薛涛的身边。眼望着这位国色天香的青年女子,他的心紧张的怦怦直跳……
薛涛虽对杜牧的才名已有所闻,但是元稹等人在她身上留下的阴影,使她对杜牧产生了不悦和戒心,所以她只用接待一般客人的礼仪接待了他。杜牧对薛涛平淡的接待并没有在意,仍然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与薛涛攀谈,当看到楼内墙上挂着的一幅侍女屏风时,不尽触景生情,诗兴大发。
屏风周肪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宵孪鬓女,拂尘犹自炉娇娆。
画是不是周肪所画并不重要,要紧的是,由于岁月的流逝,一代名花犹如丹青上的侍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妖娆。但是,既使如此,名花和侍女一样,还是世间少有的美人,连当今犹如凤凰似的漂亮姑娘,还是妒嫉的很呢。用丹青上的侍女来暗喻眼前的名花,诗中所隐含的对薛涛过去遭遇的同情和对今日的赞美,不由得使薛涛对杜牧由戒备转为亲切,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抚今追昔,委屈的泪珠滴湿衣襟……杜牧见时机已到,于是用一种非常温存、慰藉的举动,将薛涛拥入怀中……薛涛的那颗已经冻结了的心又被暖化了……于是一对青春似火的男女,拥抱在了一起。正所谓“一对鸳鸯春睡去,锦衾罗褥不胜春。”下文如何,自不必明言了。
第二天,薛涛送走了杜牧,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又感到自己过于孟浪了,非常后悔。她想:虽说杜牧年轻有为,但听人说他也是秦楼楚馆的常客,朝云暮雨的纨绔子弟,自己对杜牧的为人并不真正了解,能否托付终生尚不可预料,现在又以身相许,不仅显得自己过于轻率,被人小视,而且也有违“告别世俗,淡泊独守”的初衷。又想:在自己不长的人生中,已经受了许多磨难,父亲的突然丧命;母亲的凄惨去世;自己的悬梁遇救;李推官的见利忘义;自己七八年的妓女生涯;童贞的丧失;被蹂躏的精神和肉体;在权贵门面前的低声下气、忍辱偷生;被罚戍边的酸甜苦辣;王灏的同情;李德裕的救助……这一切的一切把她的心搅得乱纷纷、闹烘烘,真真是,心绪散、理还乱,实在是梳理不出个头绪来。这其间杜牧虽然也层来信相邀,并表示愿意永结百年之好,但薛涛总是不敢轻易相信,更不敢葱忙赴约。后来她又察觉,李德裕对杜牧年纪轻轻就经常出没于歌舞场馆,以及他那持才傲物的贵公子习气,都有所不满。薛涛又想,杜牧虽也是官宦之后,但在当朝已无大权势,而杜牧本人尚无重要官职在身……。而李德裕乃深得朝廷信任的重臣,自己和李德裕又有着如此特殊的关系,这些都不能不有所顾及。所以如何处理同杜牧的关系,使她很难拿定主意,既不敢轻易相聚,也不敢轻易相离……真可谓进退两难,就在这种背景下,她含泪写下《赠远》诗两首,寄语杜牧,诗中写道: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宇开缄别是愁,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
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落塞前溪,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
诗中以“望夫楼”等典故自况夫妻,表达了对情人的眷恋,又隐约透露出对命运和前景的疑虑、不安,蕴含着难以明言的痛苦、悲伤。杜牧读后已悟其意,只得仰天长叹,就此作罢。时间一长,薛涛与杜牧也就断绝了交往。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思虑,似乎悟出一些道理,觉得只有出家修道,摆脱红尘,才能超脱这人间的烦恼,于是她又找李德裕商量。
李德裕说:“你尚年轻,又才貌双全,何需走出家之路。有老夫在此,一切自不用你担忧,日后老夫定帮你选一个中意之人也就是了。”
“大人的恩情小女终生难忘,然靠大人相助终不是长久之计。这些年来,小女已历尽人间百味,实不愿在如此挣扎下去……”
李德裕思索良久之后说:“也罢,既然你决心已定,就顺从你的心意吧。我再为你在远离闹市选一幽静之地,另筑一室,闭门隐居,吟诗作画,玩风弄月,也就不必削发进庵了。”
“多谢大人成全。”
过了不久,就在那青山环抱、碧水长流、桃李争艳、鸟语花香的锦江之畔,浣花溪旁,出现了一座风格典雅的小院。从此薛涛就鹤衣道冠、琴棋诗书,在这里隐居下来。
幽静的环境,安闲的生活,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适应的: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窗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整月里面对苍山翠竹、流水落花,相伴的是鸟飞兔走,鹭悲鹤鸣……生活内容之单调,心灵深处之空旷,对于一个只有三十几岁的有血有肉、聪颖智慧、美丽端庄的才女,又面临着一次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