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上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营上村
营上村东门

1、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营上村营上村位于武功县县城南大门,全村3223人,654户,耕地1238.4亩,

为市级小康村。境内有台湾帝辰彩印公司,中泰锅炉厂,秦洋纸厂等企业。

从事饮食服务,运输,经商,建筑等行业人数达1000余人,人均年纯收入达2800元。

2、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营上镇营上村该行政村隶属富源县营上镇,地处营上镇东边,距营上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镇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33.5公里。东邻海丹村委会,南邻得戛村委会,西邻民家村委会,北邻民家村委会。辖合依、大城头、小城头等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032户,有乡村人口3923人,其中农业人口3923人,劳动力262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62人。

全村国土面积3.26平方公里,海拔1845米,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烟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377亩,人均耕地0.35亩,林地42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产业、种植业等为主。

3、湖北省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营上村营上村隶属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距城区47公里,是恩施大峡谷景区旅游开发的核心区。恩渝公路贯穿全村,景区公路连接318国道、高速公路、铁路,距离仅10多公里。恩施大峡谷与湖南张家界、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构成了中国西部旅游黄金线的金三角。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来到营上村,全程考察了恩施大峡谷后大为惊叹。他说,论壮观,恩施大峡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在伯仲之间;论美丽,恩施大峡谷的沐抚段实在无与伦比。从那一年开始,恩施大峡谷名声渐响。

2007年6月2日,全省旅游工作现场会在恩施州召开。省委书记罗清泉等参会者重点考察了营上村恩施大峡谷,并现场拍板解决资金6285万元,支持恩施大峡谷景区的发展。经过科学规划,恩施大峡谷被确定为以亚热带峡谷生态休闲度假与户外康体运动为主要功能的旅游胜地,“乡野中国”格局中最精典的“土(家)苗家园”,体现“生态恩施州,土苗风情园”旅游形象与魅力的核心旅游区。恩施大峡谷自2008年5月1目试营业以来,吸引了韩国、法国等大批外国游客前来观光,已接待游客 3。8 万人,成为恩施市享誉全国的一张名片。

营上村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000米,高低差异大。恩施大峡谷“奇、险、秀、绝”,被称之为“稀缺性地质博物馆”,与广布的溶洞、马尿溪瀑布、笔架山、大河碥绝壁、云龙河地缝等自然景观构成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群。进入营上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小、中龙门峰林,虽近在咫尺,却极难攀登。扶峭壁、走栈道,在山顶远眺营上村的田园风光,有一种“释凡尘之俗念,享超然之高情”的感受。

营上村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曾居住过一个神秘的民族,清王朝将其征服后,在离营上村不远处新建了一个集市,即如今恩施市北部重镇沐抚。沐抚集镇俗称狗子场,从民族学的角度分析,它就是以狗为图腾的民族所修建,但至今仍无法定论,这种神秘文化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究。

营上村出产的粮食作物、畜禽产品、中草药及矿泉水硒含量都极为丰富,形成一个独特的富硒生物圈。近年来,营上村依托旅游开发加快发展,奋力推进“以旅兴农、以旅助农、旅农互动”的建设模式。村里对原岩上组33户民居实施改造,命名为“驴友村”,外墙由原生态青石板镶嵌,雕花土家门窗,外观美观整齐,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平房屋顶斜坡面处理,瓦房实行垛脊白檐条处理。室内装饰以农户投入为主,政府以奖代补。现有4户农家乐营业,效益可观。

如今,一个“白云缭绕绝壁间,云前山后景缠绵。绿树成荫翠欲滴,花果飘香又一村。庭院洁净客常居,漫游峡谷似神仙”的旅游名村正出现在我们眼前[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