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尔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洛尔青

作者:(德)汉斯·克里斯托夫·沃尔普斯 译者:张世胜

ISBN:10位[710303253X]13位[9787103032534]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

定价:¥9.00元

内容提要19世纪第一批以俄罗斯民歌为创作基础的著名俄国作曲家之一。其歌曲和歌剧以现实主义为特点,人物刻画鲜明,深刻反映了俄罗斯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大胆独特,和声与配器别具一格而简炼,作品虽不多,但对后世作曲家有深远影响。父为地主,曾祖母是农奴。自称幼时听保姆讲俄国神话故事对他是最大的创作动力。母为优秀钢琴家,随母学钢琴,7岁就能演奏李斯特简单的钢琴曲。1849年随父去圣彼得堡,入彼得-保罗学校,为以后入军界做好准备。与此同时,从格尔克学习音乐。1852年入帝国禁卫军士官学校,又初试作曲,并对文学、历史、绘画、哲学,科学、天文学以及神学均甚爱好。1856年任禁卫团少尉,结识作曲家鲍罗丁。同年冬,又接触到格林卡的音乐,更加深其作品俄罗斯化的倾向。后投巴拉基列夫门下,遂退出军界,立志专事音乐。1866年作一套关于普通人的歌曲,创作渐趋成熟。1868年开始作声乐套曲《保育室》和为果戈里的《婚事》第一幕配乐。1869年根据普希金的著作自编脚本,完成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帝国歌剧院拒绝上演;1872年8月完成第二稿,终于在1874年2月在圣彼得堡首演。1872年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同住。后遇诗人库图佐夫,受其激励写有两组忧郁的声乐套曲《没有太阳》(1874)和《死之歌舞》(1875~1877)。1865年丧母,同住一室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在1872年结婚离去,因而生活孤寂,潦倒嗜酒。身后遗下未完成歌剧稿《霍万希那》,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

编辑推荐19世纪第一批以俄罗斯民歌为创作基础的著名俄国作曲家之一。其歌曲和歌剧以现实主义为特点,人物刻画鲜明,深刻反映了俄罗斯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大胆独特,和声与配器别具一格而简炼,作品虽不多,但对后世作曲家有深远影响。父为地主,曾祖母是农奴。自称幼时听保姆讲俄国神话故事对他是最大的创作动力。母为优秀钢琴家,随母学钢琴,7岁就能演奏李斯特简单的钢琴曲。1849年随父去圣彼得堡,入彼得-保罗学校,为以后入军界做好准备。与此同时,从格尔克学习音乐。1852年入帝国禁卫军士官学校,又初试作曲,并对文学、历史、绘画、哲学,科学、天文学以及神学均甚爱好。1856年任禁卫团少尉,结识作曲家鲍罗丁。同年冬,又接触到格林卡的音乐,更加深其作品俄罗斯化的倾向。后投巴拉基列夫门下,遂退出军界,立志专事音乐。1866年作一套关于普通人的歌曲,创作渐趋成熟。1868年开始作声乐套曲《保育室》和为果戈里的《婚事》第一幕配乐。1869年根据普希金的著作自编脚本,完成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帝国歌剧院拒绝上演;1872年8月完成第二稿,终于在1874年2月在圣彼得堡首演。1872年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同住。后遇诗人库图佐夫,受其激励写有两组忧郁的声乐套曲《没有太阳》(1874)和《死之歌舞》(1875~1877)。1865年丧母,同住一室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又在1872年结婚离去,因而生活孤寂,潦倒嗜酒。身后遗下未完成歌剧稿《霍万希那》,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完成。

目录引言

童年和漫游时代

德特莫尔德:大师之路

莱比锡初有所成

莱比锡乐队指挥

维也纳让人失望的间奏曲

柏林最后的活动

对洛尔青歌剧的接受

注释

大事年表

对洛尔青的评论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图片来源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