侜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发 音〗 zhōuzhāng〖出 处〗《尚书·无逸》: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释 义〗侜张,又作诪(譸)张。

1.欺诳;[deceive]

汉 ·仲长统 《昌言》:“于是淫厉乱神之礼兴焉,侜张变怪之言起焉。”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其论诗力表 程孟阳 ,用 遗山 《中州集·溪南诗老》例,谥之曰‘松圆 诗老’,赞叹投地,若不容口,过情之论,迨近侜张。”

2.嚣张;强横。

北齐·魏收《魏书·阳平王熙传》:“贼众侜张,所在强盛。”又《魏书·邢峦传》:“贼 衍 此举,实为倾国。比者 宿豫 陷没, 淮阳 婴城,凶狡侜张,规抗王旅。”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任胥役之需索,奸匪之侜张,而不出十日之期。” 。

3.惊惧貌。 (great fear; dread; fright; terror)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伏惟陛下因万人之荡析,乘六合之譸张,去 扶风 万有一危之近邦,就 金陵 太山 必安之成策。” 王琦 注:“ 刘琨 《答卢谌书》:‘自顷輈张,困于逆乱。’ 李善 注:‘侜张,惊惧之貌。’旧说侜、譸通同。是 李太白 所用譸张字,当作惊惧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