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歌剧院

简介开工日期:1838年
竣工日期:1841年
所 在 地:德国 -> -> Dresden
设 计 师:Gottfried Semper
建造(或竣工)年代:公元1838~1841年
结构及主要材料:砖、石、铁、拱及木结构
风格:德国新文艺复兴式建筑
主要特征德累斯顿歌剧院的外立面由三层(外观上)的文艺复兴风格的拱廊和壁柱构成,最上一层向内收入,形成二层顶部
有屋顶平台的外观特征。类似柏林皇家剧场的形体构成手法,建筑主体的两侧“插入”了两个折衷风格的古典神庙(希腊或者罗马)。德累斯顿歌剧院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平面(观众厅外侧轮廓为弧形)直接反映了观众厅和其外侧休息厅的形状。这一特征,使德累斯顿歌剧院在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演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建造及维修德累斯顿歌剧院,是德国极重要的歌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萨克逊皇家歌剧院。该院迄19世纪中叶,仍以演出意大利歌剧为主。 1816年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接任经理,并予整顿改组,而极力注重德国歌剧的演出。
1841年,该公司兴建一歌剧院。1843年10月20日,瓦格纳的杰作《里恩济》(Rienzi)首次在德累斯顿歌剧院公演。翌年1月2日,该院在瓦格纳指挥下,又予其杰作《漂泊的荷兰人》一剧首次演出。自1843年起,瓦格纳任该院指挥6年,是该院艺术复兴的主要动力。
1869年歌剧院被一场火灾焚毁,后根据原样重建。1878年, 在布什(Fritz Busch)的艺术指导之下,德累斯顿歌剧院成为德国最进步的歌剧院之一,与欧洲各歌剧院相比,毫不逊色。
该院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部分被毁。重建之后,于1948年9月22日,演出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费黛里奥》 (Fidelio),阿彭(Appen)为新任艺术指导,凯尔贝特(J. Keilberth)为音乐指导。1950年,由肯佩(R.Kempe)接替,战后重整其歌剧声威与荣誉。
主要演出理查·施特劳斯(R.Strauss)的歌剧大部分都在该院上演,其他在此首演的著名歌剧有: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的《卡地亚克》(Cardillac)、沃夫·费拉里(Wolf—Ferrari)的《医生之爱》 (L'Amore Medico Dec,4,1913)、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的《浮士德》 (Doktor Faust 1925)、萧克(Othmar Schoeck)的《彭特西利亚》(Fiihrer durch Penthesileal928)、多纳伊(Ernst von Dohndnyi)的《汤特·西蒙纳》(Tante Simona 1912)等歌剧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