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辉

1.河南省书画院画家江辉,河南洛阳人,199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花鸟助教研究生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美协理事,河南省书画院画家,河南省工笔画协会委员,洛阳画院画师,就职于洛阳市图书馆。
作品《题幽塘秋荷图》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河南展区获三等奖,同作品亦入选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
作品《骄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奖,河南展区银奖。
《雨竹》入选河南省书画院双年展。
《人物》入选首届河南省中国画展。
《半缇花雨》入选2004年全国中国画展,在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中获河南展区银奖。
《无题2》入选第二届河南省中国画展获佳作奖。
《春韵》入选上海国际美术精品展。
《清韵》入选河南省第四届中国画展获佳作奖。
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河南日报》收藏。作品发表在《国画家》,《东方艺术》,《艺术状态》,《水墨生活》等专业刊物。
出版有《工笔线描——曼陀罗》,《现代工笔牡丹》绘画发行了第24届洛阳牡丹花会千枚邮票小版票。
2.淮海工学院优秀学生江辉,女,现任淮海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052班学习委员,中共预备党员。笃信“学习是大学之根本”,该生充分把握课堂的学习效果,并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劳逸结合,让学习变成乐趣,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五个学期获得一、二等奖学金,并获2007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现已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并获得“报关员资格证书”。
同时,也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生会锻炼自己,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并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现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注重细节,努力为班级其他同学服务。课余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大一上学期在系冬季长跑中获第五名;系运动会中分别获四个奖项;参加每年的“木兰杯”排球赛;加入校队代表院参加“连云港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高校部女子排球赛”,并获得了第二名。
该生积极向上,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不断学习中成长,并于2007年12月6日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该生曾获2005-2006学年校三好学生;2006-2007学年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3. 当代艺术职业画家 江辉
江辉
男
70后 生于成都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 任教于川音成都美术学院
出版专著《动画场景设计》
艺术经历:
春季艺术沙龙邀请展
成都西北村当代艺术开放展
坡地当代艺术展
坡地当代艺术巡回展(上海————成都)
部分作品被成都现代艺术馆,和各界人士收藏。
作品介绍:
艺术家们在勾勒、绘画的同时,也在观察、记录外界;而他们的言行举止同时也被人们所观察、记录下来。艺术家的作品则作为他们对外界事物及自我内心的观察与记录的结果。从从今天的观点看来,这样一种观察、反观察,记录、反记录的举措,成为了艺术创作之中的必然与偶然性;而在艺术的领域之中,前两者碰撞而产生的学术意义是必然的,若然在这其中还生成了一切纯学术以外的东西--例如纯情感的萌芽--则是偶然。而这种偶然,则完全是无意识领域的产物。
江辉的作品系列,则同时蕴含了以上两种元素。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是他灵魂深处对外界世界沉思后映射于画面而产生的观察与记录的结果。而作为观者,对于此系列画作中那近似荒谬的画中世界,而产生的触动--也许是感动,也许是不解;则是观者对作者的反观察与反记录的结果。
各种全新的符号如同炼金术一样奇妙地自他的系列画作之中被提炼出来,而有的时候,这样新奇符号却将我们带回了那些远古的历史时代。在时光往来幻化的过程之中,情欲、性爱、欢乐、挣扎、索取、自然变化与时空发展、规律与反规律,甚至生命与灵魂的纠结,都被画者以繁锁复杂的笔记与意象在画面中一一展现。
而这样的思想与梦幻交叠碰撞,并非一种个人精神的单纯玄想,也同时意味着更有力的现实变幻;当无关的各种结构与元素被某种看不见的丝线牵扯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个别的结构个体力量被浓缩,而元素的力量也被放大;它们之间即相互制约也相互平衡,艺术那确实无疑的幻像清析浮现,帮助迷惑的人们构筑未来。
在创作过程之中对自我及本我的解剖,并非一个瞬间的爆发;而更多的是在其中介入当代的思绪。在漫长的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对艺术家其实也是一场极限的测试;个人的魔性与理性在互相争夺竞赛,惟有两者在激烈碰撞后达到混沌一般的平衡以后,艺术才能在艺术家的演释之下走得更远。
江辉的系列作品中,则无处不尖锐地表现作者的冲突,明媚如阳春三月的乡野风光与充满了魔性魅惑的人群,当这一冲突被演化至极致时,第三种炽烈的附加印象浮出所有的感官之上,同样复杂的情绪波动也从观者身上被激发出来,而那些粗犷的笔触,柔媚的色调,以及梦寐般的境像,都直达观者心扉,观者在笔者的带动之下,随着笔者的线条而运动;他们内心的躁动被唤醒,与他们的渴望、心愿,以及念求,都再次与笔者获得一种共鸣。此时,艺术的理性与直观的感性在这一共鸣基础上达到了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