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个手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影片信息◎中 文 片:《十八个手印》

◎颜 色 彩色

◎年代2008

◎国家中国

◎类别纪实

◎片长96 min

◎导演高峰

◎主演李心敏、王志刚、张兆北、夏天

◎出品公司 山西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北京卓越视点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安徽电影制片厂、北京卓越视点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数码电影故事片《十八个手印》,近日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影片,于12月18日晚19时35分在CCTV-6向全国隆重推播。该片由邢原平编剧,高峰导演,李心敏、王志刚、张兆北等知名演员主演。

数字电影《十八个手印》是本次发行推介的10部国产新片中唯一的一部数字电影。小岗30年--见证安徽农村改革历程,影片讲述了主人公陈开元1978年任凤阳县县委书记后,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顶住种种压力,支持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故事。该片由安徽电影制片厂和山西电影制片厂、北京卓越视点影视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由邢原平编剧,高峰导演,李心敏、王志刚、张兆北等知名演员主演。《十八个手印》文学创作基础较为扎实,给导演二度创作提供了丰足的想象空间。导演高峰倾力采用纪实化风格,充分发挥写意镜头的有效手段,使影片达到较高艺术观赏效果。情节简介:1978年春,安徽凤阳大地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百姓外出乞讨的水深火热之中。新任凤阳县委书记陈开元走马上任,他面对风雨飘摇、人心涣散、阻力重重、怨声载道的严峻现实,凭着一颗深沉痛感的责任心关注民生,凭借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大智若愚顶住压力,深入农村走访调查,苦苦探寻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小岗村生产队长、共产党员严家昌,怀揣中国农民特有的质朴心态,暗中引导村民搞起“分田到组”的责任制,初步调动了村民生产自救的积极性。陈开元抓住小岗村这个现实典型,采用机制迂回的特殊手段抵制干扰,坚定灵活地把握利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鲜明的政治杠杆,鼎力撬动貌似难以撼动的顽固坚冰,他不顾个人政治安危,拖着尿血的病体,一而再、再而三地鼓励支持严家昌坚决走变革之路。严家昌组织小岗村的十八位村民,冒着政治风险,立誓结盟安排后路,在分田单干责任书上郑重地按下十八个鲜红的十八个手印,开创了一条大包干大变革之路。“包产到户”的创举很快在凤阳全县产生巨大反响,陈开元因此承担责任被调离工作岗位。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号角,好似一记拨开迷雾的“惊蛰”春雷,吹响了中国农村深刻变革、告别贫困、焕发生机的辉煌前奏曲!观后感:《十八个手印》,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补课机会,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增长,再来回望那时那地那些人和他们所做的那些敢为人先的事情,《十八个手印》实在看得不轻松啊:三十年前,为了填饱肚子,小岗村的十八户农民在生产队长严家昌的带领下秘密签订了一份合同,把公社的土地分到每一户耕种,这在当时“极左路线”盛行的年代里,是有违法之嫌的,所以在他们按下那十八颗十八个手印的时候,也安排好可能发生恶果的家庭后路;刚刚走马上任的县委书记陈开元,踩着那颗粒无收的荒芜土地,望着那背井离乡外出乞讨的父老乡亲们,他心如刀绞,凭着自己高度灵敏的政治嗅觉,他深入农村走访调查,苦苦探寻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他抓住小岗村“分田包干责任制”这个生动典型,大智若愚,顶压力抗干扰,坚决把握“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计个人的政治安危,拖着尿血的病体,私下鼓励严家昌坚持变革。很快,“包产到户”的做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初步成效,在凤阳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但陈开元也因此承担责任被调离了工作岗位……改革的征途九曲十八弯,当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银幕上终于现出了难得的一抹淡绿色,叠映画面上的一行清晰的字迹传递出一个惊天的喜讯:中共中央肯定了这种做法,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启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大幕!

说句心里话,看《十八个手印》的过程中一直很压抑,看完后不想再看第二遍,因为太沉重。影片以极其质朴、写实的影像风格“复活”了那段历史:那荒凉的土地、那凋敝的村野、那些低矮破败的茅屋、那些破衣烂衫、蓬头垢面的男女老少们,还有陈书记端着自己尿血的痰盂到公共厕所倒尿的情景……真是一种精神折磨!看着他们我内心发问:他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生存勇气活过来的呢?还有那些男人女人们,为了最低线的生存,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的争吵不休;还有那些“乞讨娘子军们”,牵着孩子、拎着花鼓、整天灰头土脸地为乞讨奔忙,一副坚毅而义无反顾的神态;还有那位年轻的母亲,只因为十几岁的女儿不情愿练习花鼓动作慢了点儿,她就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大嘴巴子刷向女儿稚嫩的小脸儿上,坚定而有理,毫无怜爱之情,农家女人已经被风蚀得没了女人样儿……贫穷让人类丧失了尊严,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呀!

但是,《十八个手印》又不得不看,它是我们民族历史中一段苦难经历的真实再现,消除苦难,逃避不是办法,彻底革命,颠覆苦难——像小岗村人那样,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是《十八个手印》给予我的第一个启示。

启示二:只有读懂历史,才能更好的珍惜现在、开拓未来,这一点对中国的新生代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不懂得苦难的民族,是一个走不远的民族,一个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我很庆幸我没有经历过小岗村人那种苦难的岁月,而《十八个手印》再一次警示我应该学会在和平富足的年代里去体察苦难的滋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的含义,永远远离苦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