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an2006与Nastran2007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Patran2006与Nastran2007有限元分析实例指导教程

作者:李邦国等编著

ISBN:10位[7111227948]13位[978711122794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价:¥48.00元

内容提要本书介绍了Patran2006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Nastran2007的求解分析,全书共分为16章,第l章介绍MSC公司以及Patran的基本操作和.Nastran的基本功能;第2章简介使用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的过程:第3章介绍使用Patran建立几何模型;第4章介绍使用Patran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第5章介绍场的知识:第6章介绍创建有限元模型的载荷及边界条件;第7章介绍了材料属性的创建;第8章介绍创建单元的物理特性:第9章介绍了如何进行分析控制;第10章介绍分析结果后处理。第11~16章是实例章,涵盖了使用Nastran分析的主要分析类型,其中第11章介绍静力学分析;第12章介绍屈曲分析;第13章介绍动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瞬态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以及随机响应分析;第14章介绍非线性分析;第15章介绍隐式非线性分析;第16章介绍热传导分析。对所有实例的操作步骤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文字和图例说明,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辅助有限元分析软件的自学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

编辑推荐本书介绍了Patran2006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Nastran2007的求解分析,全书共分为16章,第一章介绍MSC公司以及Patran的基本操作和.Nastran的基本功能;第2章简介使用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的过程;第3章介绍使用Patran建立几何模型;第4章介绍使用Patran进行有限元网络划分;第5章介绍场的知识;第6章介绍创建有限元模型的载荷及边界条件;第7章介绍了材料属性的创建;第8章介绍创建单元的物理特性;第9章介绍了如何进行分析控制;第10章介绍分析结果后处理。第11—16章是实例章,涵盖了使用Nastran分析的主要分析类型,其中第11章介绍静力学分析;第12章介绍屈曲分析;第13章介绍动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瞬态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以及随机响应分析;第4章介绍非线性分析;第15章介绍隐式非线性分析;第16章介绍热传导分析。对所有实例的操作步骤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文字和图例说明,便于读者学习掌握。

目录前言

第1章概述

1.1MSC公司及其产品介绍

1.1.1MSC公司简介

1.1.2MSC公司的产品

1.2MSC.Patran介绍

1.2.1几何建模功能

1.2.2几何模型直接访问技术

1.2.3分析求解器集成

1.2.4有限元建模功能

1.2.5分析条件定义

1.2.6结果后处理

1.2.7PCL命令语言

1.3MSC.Nastran软件功能介绍

1.3.1静力分析

1.3.2屈曲分析

1.3.3动力学分析

1.3.4非线性分析

1.3.5热传导分析

1.3.6空气动力弹性及颤振分析

1.3.7流一固耦合分析

1.3.8多级超单元分析

1.3.9高级对称分析

1.3.10计灵敏度及优化分析

第2章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过程

2.1Patran2006和Nastran2007的安装

2.2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流程

2.2.1Patran2006的用户界面介绍

2.2.2Patran建模和Nastran分析的一般流程

2.2.3MSC.Patran和MSC.Nastran的主要相关文件

2.2.4单位制介绍

2.2.5一个典型问题的分析

第3章创建几何模型

3.1直接创建几何模型

3.1.1创建点

3.1.2创建曲线

3.1.3创建曲面

3.1.4创建三维实体

3.1.5创建坐标系

3.1.6创建平面

3.1.7创建矢量

3.2转化创建几何模型

3.3Patran的输入输出接口

3.3.1Patran输入接口

3.3.2Patran2006输出接口

3.4编辑几何模型

3.4.1编辑点

3.4.2编辑曲线

3.4.3编辑曲面

3.4.4编辑实体

3.5其他几何操作

3.5.1删除功能

3.5.2信息显示

3.5.3检查几何模型

3.5.4关联

3.5.5反关联

3.5.6重新标号

3.6应用实例一

3.6.1应用实例一

3.6.2应用实例二

3.6.3应用实例三

第4章划分有限元网格

4.1单元库简介

4.2直接创建有限元网格(create)

4.2.1网格生成器的分类

4.2.2几何协调性和有限元协调性

4.2.3自动生成网格(mesh)

4.2.4手动生成网格

4.2.5创建多点约束(MPC)

4.3转化创建有限元网格

4.3.1移动、旋转、镜像创建节点/单元

4.3.2拉伸、滑动创建单元

4.4修改有限元网格模型

4.4.1修改网格(mesh)

4.4.2修改单元

4.4.3修改梁/杆、三角形、四边形、四面体单元

……

第5章场

第6章工况及边界条件

第7章材料属性

第8章单元属性

第9章分析控制

第10章结果后处理

第11章静力学分析

第12章屈典分析

第13章动力学分析

第14章非线性分析

第15章隐式非线性分析

第16章热传导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