簰洲湾镇
【簰洲湾镇】 江南水乡,西流明珠。地处华中之腹地,武汉之南郊,咸宁之最北,长江曲流三面环绕,三十里西流蔚为奇观,享有“万里长江第一湾”之称。倘若把长江比作横贯祖国东西的玉带,那么簰洲湾就是镶嵌在玉带上的一颗明珠。镇境呈“C”型,东连江夏,衔接南嘉,隔江南看洪湖,西眺荆楚,北望汉南。全镇版图面积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辖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簰洲、大垸、刘家堤、陈家坊、新洲、复阳、中堡、花口、广福庵、簰洲、金家洲、下沙口、东岭、王家巷、庄屋岭,1个省级工业园区。
千年古镇,人文荟萃。建制溯及1700多年,因镇地南沿是天然避风深水良港,自古人流物流兴旺,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称。千年传承秘制“簰洲湾鱼丸”、“簰洲湾臭干子”、“簰洲湾老酒”等美食,更让簰洲湾声名远播。1949年解放后,曾设簰洲市建制;1989年,荣获“楚天明星镇”称号,是咸宁市获此殊荣的第一镇;“1998大抗洪”,簰洲湾名传中外;1999年农历大年初一,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簰洲湾视察。为纪念“抗洪英雄”高建成等19位烈士兴建的“抗洪烈士陵园”、“抗洪烈士纪念碑”,吸引了成千上万军民参观游览。
农业大镇,物产丰富。该镇地势平坦,一马平川,空气清新,依水而利,鱼肥稻香,农林水产,应有尽有,是全省著名的稻米之乡、油料之乡、鲜鱼之乡、莲藕之乡、意杨之乡。
工业重镇,投资宝地。具有百年工业兴旺史,历久而弥新。该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发达,村村通公路,宽阔的水泥马路直通武(汉)咸(宁)嘉(鱼),距铁(京广铁路)公(京珠高速、107国道)机(武汉天河机场)均只有一箭之遥,五千吨级深水码头泊位充足,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广阔,通讯、供电、供水能力超前发展,文化、教育、卫生条件堪称同类一流。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人居环境为人称道,该镇是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全国小城镇建设与信息化示范镇、湖北省造林绿化先进镇、咸宁市农村工作先进镇、先进信用镇、经济综合实力“十强镇”、经济发展速度“十前镇”,嘉鱼县“红旗镇”。
二次创业,再造辉煌。调整农业,大力推进产业化,形成了5万亩优质稻米、4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4万亩优质意杨、2万亩优质双低油菜、1万亩优质水产品、1万亩水生蔬菜“六大优势农产品基地”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格局;壮大工业,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初步建立起以食品、纺织、建材、森工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完善城建,奋力推进城镇化,一堤(长江堤防)四区(工业园区、居民小区、商业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五网(电力网、公路网、自来水管网、有线电视光纤网、通讯网)夯实了城镇化的坚实基础。
200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积极实施兴工强镇、兴农富民和环境创优战略,全镇经济和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呈现超常规增长。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9399万元,同比增长27.3%;实现财政收入951.82万元,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43元,同比增加523元,增长19.2%。簰洲湾镇被国家文化部、体育总局、农业部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被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国情网选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与信息化示范乡镇,被评为“咸宁市农村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