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场苗族彝族乡
乡情概况石场苗族彝族乡,位于贵州省金沙县西部中境。平均海拔1044米。距县城约38公里,东与仁怀市九仓镇接壤。出清池过马路乡至毕节市普定接大纳路通四川泸州。境内县、乡、村道纵横,交通方便,是金沙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石场乡集镇所在地,原名石革闹,民国中期,改为“石革闹场”,简称石场。金沙县立县后,建激扬镇(石场谐音),1943年正式改为“石场”,为行政建置冠称。
区划人口1991年底撤区并乡建镇,原石场镇、青木乡、构皮乡、岩上乡合并改建为石场苗族彝族乡,辖2个街道23个行政村。分别为红旗居、朝阳居、新街村、白云村、文兴村、大木村、天星村、青群村、龙河村、青群村、群力村、群丰村、中心村、玉桥村、清江村、飞联村、新联合村、永兴村、龙家寨村、茶树沟村、岩上村、马安山村、巴豆村、龙家湾村、鹿崽楼村。
全乡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56个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仡佬等民族,全乡共6360户,人口25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6800人,占总人口的27.5%。
经济资源全乡有耕地面积23500亩,其中田4000亩,有荒地面积1.5万亩,植被覆盖率38%。乡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年均气温为13.1℃—15.1℃,四季如春。年均降雨量950-1100mm,年日照1112小时,年无霜期290天左右。乡境资源丰富,有3条过境河,最大的一条是与太平乡的界河--渔洞河,有县内最大的长征电站,发电量21600KW,电站库区,每年夏有珍稀动物鸳鸯活动栖息,风光绮丽,上有冷水河自然保护区,3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桫椤树等珍稀植物。矿藏主要有无烟煤、铁矿石、硫铁矿等。境内大木——青木煤矿矿床为县内三大煤矿床之一,储量为5.4亿吨,煤系厚46.8-105米,已初步开发,由县城到煤区的交通专线已建通。
旅游资源石场由于开发较早,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人杰地灵。民族民间文化形式丰富多彩。石场近郊石灵乡境内山飞云洞发掘的文物,经专家审定为新时器时间遗址,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幽深,钟乳层迭,怪石嶙峋,洞壁摩崖题记,值得探索。地处鹿崽楼村的敖家坟,建于光绪24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黔北文化瑰宝”。其石雕艺术价值,不可估量。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旅游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