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创建于1904年,目前已建设成为集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和广东药学院的教学医院。
开放病床720张,设有38个专科,3个科研所(室);除医院本部外,还设有同福西门诊部及昌岗中路分院,年门诊量约11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约12000人次。医院门诊开设90多个专科、专病、专家咨询门诊,每天有100多名专家和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坐诊,解决各种疑难病证的诊断

与治疗。
医院现职领导班子是一个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领导集体。院长陈鸿辉,是德国留学博士、暨大医学院教授、骨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党委书记张宁莎,是部队转业干部,党性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业务副院长劳干诚是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业务副院长曹晓晓,是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援疆干部;业务副院长潘文海,后勤管理经验丰富,大胆改革,成果显著;业务副院长李庆丰是医院最年轻的院领导,素质高、有魄力、思想开放、勇于创新;纪检书记张琴性情耿直、原则性强、秉公办事,深得群众信赖。现职领导班子推崇民主、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他们的带领下,医院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医院建设:医院占地面积2.4万余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万余平方米。2000年启用的新门诊大楼,布局合理方便,空间宽敞明亮,环境优雅舒适,各种医疗设备及方便病人就诊的辅助设施齐全。医院新建的学术会议中心,技术设施已达国家二级标准,实现了声像的同步传输和远程会诊功能,已多次承办了省市各级学术会议,使用效果良好。新建的影像楼即将于2003年10月启用,外科大楼的设计招标工作也已经结束,并准备拆建。
二、设备设施:医院医疗设备先进、配套齐全,总价值约一亿二千万元,其中大型X光机、彩色B超、螺旋CT、ECT、MRI、体外震波碎石机、人工心肺机、人工肾机、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io-Rad全自动酶标仪等10万元以上的设备共208台。其中“多功能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DSA)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用型多功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产品,可最大限度满足临床对心脏、胸腹及盆腔部、颅脑和四肢血管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各种要求,我院为华南地区最早购入此设备并开展相关诊疗业务的医院;华南地区唯一的“骨关节成像仪”,是四肢关节专用的MR成像系统,费用低,效果好,可提供X线、CT未能发现的关节病变信息,对隐蔽型骨折、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撕裂、韧带撕裂、关节囊撕裂等的诊断效果非常好,并可用作关节镜检查前筛选,发现关节镜不能发现关节软骨下病变。新购置的G型臂X线机,是省内第二台此类手术设备,可多维成像,大大提高了手术质量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三、重点专科:医院学科齐全,综合诊疗水平高,重点专科优势明显。2002年底,经广州市专家组成员的评审,该院创伤外科(由烧伤整形科、骨科、康复科和广州市创伤外科研究所组成)被确定为广州市医学重点建设专科,心血管内科被确定为广州市医学重点建设专项。2003年1月,经广东省组织专家评审,我院骨外科被确定为广东省医学重点建设专项,专科负责人为我院骨外科专家陈鸿辉教授。烧伤整形科曾经是广东省科教兴医“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之一,大面积和特重烧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达80%以上,居国内外领先行列;新成立的整形激光美肤中心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大,主要开展创伤后整形、皮肤再造、器官重建以及激光美肤、除皱、隆胸、抽脂、等多种美容项目。骨科曾经是广州市科技兴医“九五”规划重点专科之一,对四肢骨折固定和矫形、下肢骨延长、各种人工全关节置换等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心血管内科和眼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
周边公交:10 113 16 183 191 203 227 243 244A 244 248 250 25 273 527 5 夜22 夜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