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

球队概述中国男排是中国国家男子排球队的简称,素以全面快速多变的技战术风格著称。中国男排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支世界劲旅;进入二十一世纪,周建安教练带领中国男排征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最终获得第五名,取得历史性突破。[1][2]
球队历史随着1954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正式承认并接纳中国排球协会为正式会员,中国男排参加世界大赛的序幕也随之拉开。1956年的第三届世界男排锦标赛是中国男排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赛,中国男排首次参加世界大赛便表现不俗,在参赛的24支球队中最终获得第九名。中国男排的崛起始于1977年男排世界杯,在该届世界杯上,中国队力压巴西、美国等欧美球队,并最终获得第五名。[3]
中国男排被国人所熟知是源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1981年男排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反败为胜战胜韩国队,从而进军该届世界杯;消息传到北京,清华学子喊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随后,该口号传遍大江南北,为我国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强大的号召力。[4]
最佳战绩◆世界大赛最佳战绩(截至2009年)
世界男排大冠军杯:1997年第四名
世界男排锦标赛:1978年第七名 1982年第七名
男排世界杯:1977年第五名 1981年第五名
奥运会:2008年第五名
世界男排联赛:1996年第六名[5]
◆亚洲赛事最佳战绩(截至2009年)
男排亚锦赛:1979年冠军 1997年冠军 1999年冠军[6]
亚运会:1986年冠军 1990年冠军 1998年冠军[7]
球队成员◆中国男排执教与管理团队主要成员
领队
李士平
主教练
周建安
教练
谢国臣王贺兵
科研教练
黄勇潮
体能教练
陈丰
队医
宋卫平
◆队员基本信息
球衣编号
姓 名
场上位置
出生 日期
身高 (cm)
体重 (kg)
扣球高度 (cm)
拦网高度(cm)
所在 俱乐部
1
边洪敏
副攻
1989-09-22
210
95
355
330
浙江队
2
戴卿尧
主攻
1991-09-26
205
81
350
340
上海队
3
袁志
接应
1981-09-29
195
88
348
334
辽宁队
4
张晨
主攻
1985-06-28
201
70
356
340
江苏队
5
郭鹏
副攻
1980-07-01
200
84
360
337
八一队
6
梁春龙
副攻
1988-03-25
206
91
351
333
辽宁队
7
仲为君
主攻
1989-04-20
199
80
347
335
八一队
8
崔建军
主攻
1985-08-01
190
89
350
335
河南队
9
焦帅
二传
1984-01-28
194
76
350
341
河南队
10
陈平
接应
1989-09-01
195
78
352
335
江苏队
11
于大伟
副攻
1984-06-21
199
90
345
335
山东队
12
沈琼
主攻
1981-09-05
198
84
359
349
上海队
13
姜坤
接应
1985-12-03
197
90
340
330
四川队
14
徐静涛
副攻
1988-07-07
202
76
356
320
八一队
15
李润铭
二传
1990-03-01
198
90
350
326
山东队
16
任琦
自由人
1984-02-24
174
70
322
312
上海队
17
丁慧
自由人
1989-06-24
185
80
330
320
浙江队
18
陈嘉豪
二传
1982-03-23
187
80
340
335
上海队
19
刘庭蔚
接应
1987-06-04
195
82
353
332
八一队
◆相关说明
北京奥运会后,周建安教练对国家队阵容进行了部分调整。就主力阵容而言:陈平和梁春龙分别入主接应和副攻的主力位置,仲为君在主攻的主力位置上尚处于考察期;二传手焦帅、主攻手崔建军、副攻手边洪敏和自由人任琦均是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主力队员。阵容调整后的中国男排,队伍结构更加高大化,年龄结构也趋于年轻化,从而拓展了队伍的提升空间,也更有利于执行队伍的长远规划。同时中国男排的执教团队也多了一位体能教练,陈丰——中国男排首位专职体能教练。这位留学归国的男排前国手,在美国期间学习运动心理学,并对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激情体能”训练理念以及打破国内传统的体能训练动作和要求,使中国男排的体能训练趋于合理和科学,为中国男排在世界大赛的高强度对抗增添了体能砝码。[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