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犯未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达到其犯罪目的的可能性,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得逞的情况。

现代各国刑法或刑法理论上,以行为的实行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而划分的犯罪未遂形态的一对类型之一,其对称为“不能犯未遂”。

例如,杀人犯正在扼杀或砍杀被害人时,因第三者的及时赶到和强力制止而未能杀死被害人,即属杀人罪的能犯未遂。中国刑法中没有规定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这种犯罪未遂的分类,但中国刑法理论同多数国家刑法理论一样,采纳了犯罪未遂的这种分类。

中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相比,前者客观上的危害性更大,而且主观上也往往反映了较后者更为严重的行为人犯罪意图的展开程度和顽强程度。从主客观统一上看,能犯未遂往往比不能犯未遂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因而量刑时对能犯未遂一般应较不能犯未遂从重处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