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村
1、四川省仁寿县龙桥乡凤鸣村凤鸣村现有8个经济社789人,其中男410人。有劳动力368人。有耕地1098亩,其中田273亩,土825亩,有荒坡850亩,是发展畜牧业的理想之造,贵坪寺河流经本村5、6、1社过,有丰富的水面和水产资源,凤鸣村是龙桥20个村中唯一一个通水泥路面的村,其交通条件好,该村5、6社也有过养波尔羊的辉煌。
该村有传统的水稻、玉米、也有特色的密本南瓜和辣椒,有养羊的经验和历史,也有养猪业的大户。
该村300亩的优质无公害棒瓜和辣椒是你外销发财的好机会。
2、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凤仪镇凤鸣村该行政村隶属 大理市 凤仪镇 ,地处 凤仪镇 ,距 镇政府所在地1.00 公里,到镇道路为 柏油 路,交通方便。辖 区内有1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1921 户,有乡村人口6708 人,其中农业人口 6708 人,劳动力 4337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0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8.74 平方公里,海拔 1,980.00 米,年平均气温 15.00 ℃,年降水量 1,120.00 毫米。全村耕地面积 1,885.00 亩,人均耕地 0.3 亩,林地 11,200.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6,841.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0.00 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二三产业 为主。
3、辽宁省桓仁县桓仁镇凤鸣村凤鸣村位于桓仁镇东部,有人口1714人,5个居民组,495户。依山傍水,有土地1059.93亩,其中旱田238亩,菜田209亩,水田612.93亩,林地5600亩。村民主要以种地和打工为主。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
基层组织:村两委班子有3人组成,一个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28人,党员年龄偏大,有两名党员长年不能过组织生活。
典型:5组党小组长李延忠,多年来发展养猪事业,规模大、效益好。为了方便周边地区养猪户,又建一个饲料经销店[1]。
4、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永胜县永北镇,地处永北镇南边,距永北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永北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永胜县政府1.1公里。东邻凤凰山,南邻凉水社区,西邻西边山,北邻东北街。辖12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3.09平方公里,海拔2,140.00米,年平均气温13.5℃,年降水量 929.8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19.05亩,其中:田1,674.00 亩,地145.05亩,人均耕地0.52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34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98.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6亩,主要种植雪梨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465.00亩。基础设施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761户通自来水,有204户饮用井水,有6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1%。有965户通电,有90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2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63%,95%和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7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677户,分别占总数的70%和70%。
该村到永北镇道路为通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0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1辆,拖拉机25辆,摩托车26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1,674.00亩,有效灌溉率为9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74.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8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8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49户;建有小水窖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81户。全村有8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19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71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72.30万元,占总收入的22.3%;畜牧业收入 81.90万元,占总收入的10.6%;林业收入6.00万元,占总收入的0.78%;第二、三产业收入207.80万元,占总收入的26.9%;工资性收入125.20万元,占总收入的 16.23%。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9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务工,二三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5.20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8人,占劳动力的10.87%,在省内务工349人,到省外务工49人。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965户,共乡村人口5325人,其中男性2550人,女性2775人。其中农业人口3496人,劳动力 2258人。该村汉以族为主,其他民族3人。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人数为5325人,占总人口的1005,享受低保257 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镇)卫生院,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 1.2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2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 32 户,占农户总数的3.3%。文化教育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833.00平方米,拥有教师21人,距离镇中学1.20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36人,其中小学生353人,中学生83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05年被县评为三八红旗等等。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6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19.05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 ,一事一议筹劳 4,523.00 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 12.00 万元,有固定资产 12.00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8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帐务。[2]
5、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凤鸣村凤鸣村位于江南镇东南方向,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北靠320国道,杭千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有农户780多户,总人口2560余人,总耕地面积为325亩。全村有私人企业8家,小型加工点6家。2007年全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0.5万元,农户人均收入8268 元。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法制意识,提高文明程度,自觉执行村规民约。近三年来无重大刑事案件和一般案件发生;计划生育率,新型合作医疗大病保险率全部达到100%,村务公开,财务规范。[4]
6、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镇凤鸣村
凤鸣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镇西北距市区10公里,海拔68.8米。作为浙江大山区中的一个村落,该地的风俗民情自然地显示出山区的特色。凤村的东、南、北邻村分别是林宅口村、官桥村和柴弄口村,西北靠凤山。距城8公里,属城乡结合部。太平溪从村北流经村南,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从东面穿境而过。地势平坦,水利发达,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本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清时,凤村属和乐乡二十六都,村名黄山前;1949年5月丽水解放后属联城乡,为乡政府驻地(1976年迁出);1957年成立高级社,定名称为凤鸣;1983年为联城乡凤鸣村;1992年属联城镇。
凤鸣村有2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405户,有12个村民小组,1028人。凤鸣村依山傍水,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是从山上流下的,清澈见底,村民们都到溪中洗衣。
凤鸣村的支柱产业是葡萄和柑橘,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甘甜的山水,充足的阳光,使盛产的水果格外甜,很多人的都驱车而来,来享受亲自到田中采摘水果的乐趣。随着近几年水果的旺销,农民的收入多了,个个都盖起了新房子,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同时,村民们还很好的保护着村中古老的建筑,让它们与经济腾飞的时代并存。随着主城区的扩大,凤鸣村的经济将迎来更快的发展。[5]
7、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园镇凤鸣村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凤鸣村是东园镇较大的一个行政村,约占东园镇的十分之一,位于东园镇东部,南邻凤山村,北邻后境村,东邻凫溪与浮宫镇浮宫村相望,西至莪浪山顶与东园镇的南边村和港边村交界,约4平方公里,距县城12公里,圣道经过本村,还有漳诏高速公路漳州港出口经过本村。乡道5米以上的水泥路面贯穿全村各自然社,现全村人口为3500多人,820户,辖有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村风村貌该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村发展贸易开店及服务业开店100多家,工业企业10家,四然小车12辆,全村工农业总产值6600万元,人均收入4064元,全村普及电力供应,电视普及率99%,电话普及率在95%以上,100%的农户引用自来水和机井水,水泥路环串自然社,并与省道西浮线相接,村民交通极为方便,村容村貌极为美观。历史人文陈元,系岭后社开基始祖陈梦周的孙辈,也就是开漳圣王的十五世孙,于宋代辰科中进士,其儿子陈兢于宋庚辰科中进士,相隔十二年,是历时流传的父子进士。陈珏,系岭后开漳圣王的第十五世孙,于宋熙宁三年中进士,其弟陈玠于宋熙宁六年中进士,是历时流传的兄弟进士。陈如圭,系岭后的第三十九世祖,在乾隆年间任广东省澄海县令。陈国香,系岭后的第四十世祖,在清末任漳州武道进士。建筑景观全村四个自然社,都有庙、院之类的古迹,较为完整的是岭后的威惠庙。威惠庙建于宋朝政和二年(公元112年)开漳圣王十六世孙陈兢建,庙主体坐北向南,一由结构、大门正中,左右二小门,亭殿上挂“威惠庙”牌匾,门正中两边各有一只石狮,两侧有二支石龙柱,内左右两柱刻有左词。庙前墙有两只麒麟石雕,根据考证证实是宋朝之物,屋上瓦片瑞珠还有七片,是明代产物。该庙在1997年被纳入龙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
8、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汤池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宜良县汤池镇,地处汤池镇西边,距 汤池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汤池镇道路为柏油 路,交通方便。辖凤鸣村 、上达村 、吴海营3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 1820 米,年平均气温 15℃,年降水量 1100 毫米,适合种植 水稻、玉米 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到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394.6 亩(其中:田1208.3 亩,地 2186.3 亩),人均耕地 1.49 亩,主要种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 966.9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16.9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05 亩,主要种植 桉桃梨 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 2683.6 亩。有煤炭 等资源。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653 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653 户通电,有653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65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100 %和 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653 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 506 户(分别占总数的 100 %和77.48%)。
该村汤池镇道路为 柏油 路;进村道路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64辆,拖拉机33辆,摩托车8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50 亩,有效灌溉率为 22.09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43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0.19 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27户;装有太阳能农户 174 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厕、的农户327 户。全村村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3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3个自然村已通路灯。该村农户住房以 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7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5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221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9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9705.46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58.74万元,占总收入的 4.73 %;畜牧业收入 406.23万元,占总收入的4.18 %(其中,2007年内出栏肉猪 3000 头,肉牛 30 头,肉羊 50 头);渔业收入 6万元,占总收入的 0.06 %;林业收入4 万元,占总收入的 0.04%;第二、三产业收入 8830.49 万元,占总收入的 90.98%;工资性收入 75万元,占总收入的 0.77%。农民人均纯收入411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二三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55人(占劳动力的 58.74 %),在省内务工532人,到省外务工23人。人口卫生到2007年底,该村有农户662户,共有乡村人口2360人,其中男性1224 人,女性 1136人。其中农业人口 2360 人,劳动力 1608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彝、哈尼族、基诺混居地),其中 汉族2289人 族, 彝族 25人, 基诺2人族 哈尼族 2人。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584 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60 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 210 平方米,有乡村医生 3 人,该村建有公厕5 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13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 30 户。文化教育到2007年底,该村建有小学 1 所,校舍建筑面积 2133 平方米,拥有教师 10 人,在校学生298人,距离 镇中学3 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8 人,其中小学生194人,中学生104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3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4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务公开该村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624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1089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180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 ,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 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经济收入、支出、政务。[7]
9、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安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中安镇厦格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中安镇西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距离中安镇15公里。国土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8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96亩(其中地396亩),人均耕地1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985.4亩;荒山荒地1500亩。有石灰石等资源。基础设施该村到中安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公里。全村有拖拉机1辆,有小水窖3口。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92户饮用自来水,无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农户。有9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8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7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0户(分别占总数的76%和76%)。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5万元;畜牧业收入6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20头,肉牛10头,肉羊30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2万元;工资性收入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1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7.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6人(占劳动力的13%),在省内务工35人,省外1人。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92户,共乡村人口386人,其中男性198人,女性188人。其中农业人口386人,劳动力27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族汉386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47人;享受低保2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80户,占农户总数的87%。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厦格小学,中学生就读到中安镇第一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1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2人,其中小学生50人,中学生12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9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8]
10、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狮山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狮山镇麦岔村委会,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离镇政府3.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8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40米,年平均气温14.86℃,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蚕豆、小麦等作物。自然资源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20亩(其中:田362亩,地158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6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9亩,主要种植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9亩,其中养殖面积21亩;其他面积600亩。基础设施截至2007年底,该村已通自来水,通自来水户数113户。通电及电讯情况:该村已通电,其中:已通电农户数113户,拥有电视机农户数113户,装有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10户。该村已通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已经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5公里,距离最近的农贸市场、集市3.5公里,距离村委会1.5公里,距离镇政府3.5公里。有低速货运汽车6辆,有拖拉机4辆,有摩托车15辆,全村有效灌溉面积362亩,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62亩,人均拥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1亩。至2007年底,全村能源: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数75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数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农户数11户,该村农户按住房结构划分:有40户居住砖混结构房屋;有73户居住土木结构房屋。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2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89万元,其中:经济作物收入32万元。畜牧业收入63.1万元,其中:2007年出栏肉猪400头,出栏肉牛15头,出栏肉羊69头,鸡鸭等家禽6407只。渔业收入1万元,林业收入5.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22.3万元,工资性收入39.3万元,其中:外出劳务收入20万元,人均纯收入1729元。人口卫生截至2007年底,全村有乡村人口513人,农户数113户,乡村人口中按性别结构分:男性282人,女性231人,农业人口513人,劳动力312人,乡村人口中按民族结构分:汉族人数490人,少数民族人数23人。
截至2007年底五保户数1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2人,享受低保人数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6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村离乡镇卫生院距离3.5公里,村离村卫生所距离1.5公里,村内建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麦岔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民族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5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截至2007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9人,其中小学生46人,中学生23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1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88.88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113.9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9]
11、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经济开发区凤鸣村村情概况

凤鸣村隶属天井村民委员会,属于坝区。位于天井村委会西南方,北接天井社区与旧铺村。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开发区管委会3.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39平方公里,海拔1983米,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草莓、玉米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20亩(其中:田205亩,地15亩),人均耕地.29亩,主要种植草莓、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18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62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83亩,主要种植梨、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6亩,其中养殖面积26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0亩,其他面积150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有路灯。全村有211户通自来水,有211户通电,有 211户安装有线电视,有211户装有固定电话(分别占总户数的100%、100% 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1户(分别占总数100%和95%)。
该村到村委会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和土路两种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拖拉机2辆,农用运输车3辆,摩托车89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5亩,有效灌溉率为9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5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亩。
2006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52户;全村有211户已通自来水;有211户通电;有211户已通电视;有211户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3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3户居住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0万元,占总收入的22%;畜牧业收入314万元,占总收入的31%(其中,2006年内出栏肉猪65头,鸡禽126500只)渔业收入16万元,占收入的1.6%;第二、三产业收入347万元,占总收入的35%;工资性收入105万元,占总收入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人(占劳动力的18%),在省内务工66人,到省外务工1人。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211户,乡村人口754人,其中男性372人,女性382人。其中农业人口749人,劳动力364人。该村以白族、汉族为主(是白、汉、彝族混居地),其中白族688人,汉族66人,其他民族2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62人,参合率50%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州、市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3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育才二小,中学生就读到育才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全村有业余文娱宣传队2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5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03.88亩。无集体收入,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收支明细公布、集体公共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公布、计划生育专项公布、燃油补贴公布等。[10]
12、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凤鸣村隶属于期纳镇文凤村委会,位于期纳镇南边,距离期纳镇1公里,是文凤村委会所在地, 分为凤鸣上村和凤鸣下村。国土面积361.2亩,海拔1430米,年平均气温18℃,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全村耕地面积319亩(其中:水田319亩,旱地0亩),人均耕地0.94亩,主要种植水稻作物。拥有林地5亩,经济林果地5亩,主要种植龙眼作物。基础设施该村目前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15户通自来水,44户还在饮用井水;93户通电,9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3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5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弹石路面。全村共有20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2户;建有小水窖2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19亩。
该村村民的住户以土木结构住房居住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凤鸣村目前已有12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81户。
2006年底全村拥有汽车1辆,拖拉机20辆,摩托车31辆。农村经济2006年凤鸣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3%,;畜牧业收入13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3%;外出劳务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123元,人均纯收入1930元。人口卫生2006年凤鸣村在农户93户,共340人,其中男180 人,女160人,农业人口总数为320人,劳动力总数24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235人,外出务工人数5人。凤鸣村以汉族为主,共有汉族340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及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也积极参与社会保障,有更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农村合作医疗。至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人,享受低保人数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85户,共计300人,参合率8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文化教育凤鸣村小学设在文凤村委会,校舍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有教师20人。凤鸣村距离村小学0.5公里,距离镇中学4公里。2006年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30人,其中小学生人数20人,中学生人数10人。[11]
13、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炼铁乡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炼铁乡翠屏村委会,属于半山区。位于炼铁乡南边,距离村委会5 公里,距离 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2718亩,海拔1720米,年平均气温0 ℃,年降水量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豆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8亩(其中:田145.7亩,地42.3亩),人均耕地0.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蚕豆等作物;拥有林地228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9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00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实现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6户通自来水,有7户饮用井水,有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有6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0户(分别占总数的73%和2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 亩。
该村到2008年50户房屋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济总收入110.1:种植业收入40,占总收入的39.4%;畜牧业收入25,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10头,肉牛46头,肉羊72头);渔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 0.5%;林业收入6.4万元,占总收入的8%;第二、三产业收入23.2万元,占总收入的28%;工资性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2234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占劳动力的0.4%),在省内务工2,到省外务工0人。
人口卫生
2008年该村有农户71户,共乡村人口272人,其中男性136人,女性136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人,劳动力125人。该村以白族为主,其中白族268人,汉族3人,其他民族 1。
到2008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45合率98%;享受低保26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建有0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占农户总数的0%。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翠屏完小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长邑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7公里。2008年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9,其中小学生19人,中学生10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45.7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元(人均0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万元,有固定资产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12]
1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凤鸣村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柯渡镇丹桂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柯渡镇北边,距离村委会1.2公里,距离柯渡镇2公里。国土面积2.1平方公里,海拔1810米,年平均气温14 ℃,年降水量553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50亩(其中:田101.5亩,地248.5亩),人均耕地0.5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58.3亩;荒山荒地368亩,其他面积268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91户通自来水,有2户饮用井水,有3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8.7%)。有136户通电,有7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0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 %、54%和7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1户(分别占总数的75%和67%)。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6辆,摩托车1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4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6亩,有效灌溉率为24.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0.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8万元,占总收入的18.93%;畜牧业收入21.3万元,占总收入的10.6%(其中,2006年内出栏肉猪136头,肉牛233头,肉羊42头);林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133.4万元,占总收入的66.47%;工资性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0.74%。农民人均纯收入182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商饮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36人(占劳动力的29.8%),在省内务工115人,到省外务工1人。人口卫生截止2006年底,该村有农户136户,全村人口622人,其中男性316人,女性306人。其中农业人口622人,劳动力456人。该村以回族为主(是回汉族混居地),其中回族415人,汉族207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9人,参合率66%;享受低保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3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户,占农户总数的1.47%。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丹桂完小,中学生就读到柯渡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截止2006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7人,其中小学生56人,中学生41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3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00.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13]
15、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镇凤鸣村乡村概况

该村隶属于右所镇吉花村委会。位于右所镇西边,距离右所镇2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国土面积565亩,海拔1735米,年平均气温17.1℃,适合种植水稻、烤烟、蔬菜等农作物。自然资源全村国土面积565亩。全村耕地总面积186亩(其中:田186亩),人均耕地0.38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蔬菜等作物。有林地30亩,主要种植桉树。基础设施该村2007年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51户通自来水,151户通电,1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50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1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水泥路。全村共有12户农户建有沼气池,已完成“一池三改”的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6亩。
该村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居住土木结构住房的农户80户,居住砖(钢)混结构住房66户,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2007年底全村拥有汽车11辆,摩托车38辆。农村经济2007年凤鸣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300000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90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2%;畜牧业收入230000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3%;外出劳务收入170000元。农民人均总收入10267元,人均纯收入3318元。人口卫生凤鸣村现有农户151户,共516人,其中男244人,女272人。农业人口总数为485人,劳动力总数35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口342人,外出务工人数16人。凤鸣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512人,苗族3人,其他民族1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至2007年底全村享受低保人数14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151户,共计502人,参合率99.9%。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为1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4人,设在距离该村1公里的吉花村委会,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文化教育凤鸣村小学适龄儿童上学在吉花小学,该小学校舍建筑面积5133平方米,有教师36人。凤鸣村距离村小学1公里,距离镇中学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78人,其中小学生人数48人,中学生人数30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