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的起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联盟的起源

作者:(美)斯蒂芬·沃尔特著,周丕启译

ISBN:10位[7301130023]13位[978730113002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1

定价:¥39.00元

内容提要国家为什么结盟以及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理论经常探讨的重要问题。本书作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并通过考察1955年到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历史进行了检验。最终,沃尔特得出结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编辑推荐国家为什么结盟以及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理论经常探讨的重要阅题。本书作者斯蒂芬·沃尔特认为,国家之所以结盟主要是为了制衡威胁,而不仅仅是制衡权力。威胁主要源于综合实力、地缘的毗邻性、进攻实力和侵略意图四个方面。据此,他提出了国家结盟原因的五个假设并通过考察1955年到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历史进行了检验。最终,沃尔特得出结论,国家结盟的目的是制衡对自己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而不一定是实力最强太的国家。在应对威胁时,国家更有可能进行制衡,而追随强者行为只是那些孤立无援的弱小国家迫不得已的选择。意识形态、经济援助和跨国渗透在联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有限。

作者简介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M.Walt):现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教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联盟的起源》一书是作者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其他的著作有《革命与战争》(1996)、“驯服美国的实力》(2005)等。

目录第一章导论:关于联盟建立问题的探讨

有关争论

主要论点

关于联盟问题的文献分析

研究方法和程序

第二章对联盟建立问题的解释

作为对威胁反应的联盟:制衡或追随强者-

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三章从《巴格达条约》到六天战争

主题

背景与有关国家

《巴格达条约》与纳赛尔埃及的兴起

超级大国的竞争与西奈战争

艾森豪威尔主义与地区重新结盟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第二次追求霸主地位?

纳赛尔的新方式-

两极冲突下超级大国的政策

六天战争

结论

第四章从六天战争到戴维营协议

主题

超级大国的义务与消耗战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与冲突

十月战争的外交

渐进外交与地区的重新结盟

戴维营协议及其后

结论

第五章制衡与追随强者

制衡行为与联盟的建立

追随强者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六章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中东地区意识形态与联盟的建立

意识形态与超级大国在中东的联盟

意识形态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团结和分裂

结论

第七章联盟的工具:援助和渗透

对外援助与联盟的建立

跨国渗透与联盟的建立

结论

第八章结论:联盟的建立与世界均势

对联盟建立的分析评估

联盟与世界均势

保持遏制:联盟与美国的大战略

结语

附录11955—1979年中东地区的联盟

附录2世界均势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