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储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强制储蓄(forced saving)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假定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用扩展性的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会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主要来源于家庭、企业与政府。

正常情况下,三个部门各有各的储蓄规律:均由其正常收入中形成。家庭部门储蓄由收入剔除消费支出构成,企业储蓄由用于扩张性生产的利润和折旧基金构成,政府储蓄的来源,如果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资搞生产建设,相当于是从其他两个部门挤出,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但若政府以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的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则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强制储蓄的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