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学
概述从一般意义上说,审美学就是美学,是美学的别称;从特定意义上说,审美学是研究审美主体审美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应用学科。为什么说审美学就是美学呢?首先,鲍姆嘉通最初以“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命名的这门学科,其义为“感性学”、“感觉学”或“审美感觉学”。Aesthetica一词源于希腊文aisthesis,原义是指用感官去感知,依鲍姆嘉通对它的阐释,将该词汉译为“审美学”显然更准确一些。因为“审美学”义为以感官感知美或感受美的学科。这样便突出了主体性,即突出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审美”是一个带有实践性质的动词,而“美”,则是一个静态的名词。审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门应用学科的主要特征,其着眼点不限于研究审美客体(对象),即艺术的和现实的美,而是着重研究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活动的规律,研究主客体的动态的审美关系。它以揭示出的人类审美现象的各种规律来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塑造完美的人格。从这种意义上讲,审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美学。
1.图书信息书 名: 审美学

作者:胡家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ISBN: 9787301170281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 元
内容简介《审美学(修订版)》是原理性质的美学教科书。作者把美不是当作一个静止的概念来对待,而是作为一个动态的处在建构中的概念来处理,所以,本教材不用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等传统名称,而是叫《审美学》。它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牢牢抓住个体的心灵体验阐释审美活动,体现了本学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在写法上也跟通行的教材不一样,能把思考求索的过程和依据的案例带进教材的各章节,吁请读者参与斟酌和选择,从而构成一个灵活的、思辨的、开放的观念系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图书目录导言
第一编 美的本体论
第一章 美的本质
第一节 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美是人从中直观到自身的东西
第三节 美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对象化
第二章 美的构成
第四节 美体现人类的完整心灵
第五节 心灵的层面结构与美的结构
第六节 美形成于第二世界
第二编 审美形态论
第三章 美的存在领域
第七节 美的单面形态
第八节 自然美
第九节 艺术美
第四章 审美对象的形态
第十节 壮美(崇高)与优美
第十一节 弱美与丑
第十二节 审美对象的复合形态
第三编 审美教育论
第五章 审美感的分析
第十三节 审美感的静态剖析
第四节 审美感的动态发生
第五节 审美理想
第六章 审美人的造就
第十六节 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
第十七节 审美能力
第十八节 审美与人格塑造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 复习思考题
附录二 基本概念简释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2.图书信息书 名: 审美学

作者:胡家祥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
ISBN: 9787301045411
开本: 32/32
定价: 16.00 元
内容简介审美学试图对种种审美现象进行解说,使人们对美的追求自发变为自觉。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因为单凭理解力并不能把握美。研究对象的普遍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审美学是一门不易掌握、较为玄奥的学科,更何况它本身还处在建设过程中。也许可以说,审美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引领人们进入“天堂”——追寻人生的诗意境界,达到人格的和谐完满;但是它的内在结构却是一座“炼狱”——这里洞穴幽深,道路崎岖,甚至气氛枯燥。
目录导言
第一编美的本体论
第一章美的本质
第一节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美是人从中直观到自身的东西
第三节美是人的本质丰富性的对象化
第二章美的构成
第四节美,体现人类的完整心灵
第五节心灵的层面结构与美的结构
第六节美形成于第二世界
第二编审美形态论
第三章美的存在在领域
第七节美的单面形态
第八节自然美
第九节艺术美
第四章审美对象的形态
第十节壮美(崇高)与优美
第十一节弱美与丑
第十二节审美对象的复合形态
第三编审美教育论
第五章审美感的分析
第十三节审美感的静态剖析
第十四节审美感的动态发生
第十五节审美理想
第六章审美人的造就
第十六节审美趣味与审美标准
第十七节审美能力
第十八节审美与人格塑造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