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深喉事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摘要33年来,“深喉”的真正身分是美国政治和新闻界最大的秘密,人们曾经猜测了几个嫌疑人。“深喉”身份悬疑被揭开后,“深喉”话题再度成为美国举国上下的谈资。本文将详细阐述可谓深喉事件以及深喉事件的形成,并就深喉事件对美国各个方面几十年来产生的巨大影响做详细分析。

“深喉事件”1972年6月17日,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发生盗窃事件,后来的调查发现,以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为了获得大选胜利,派人窃取民主党文件并对水门大厦进行窃听;《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在一位神秘线人的帮助下,坚持不懈地追踪报道,让整个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白宫办公厅主任鲍勃·哈特曼及总统顾问约翰·亚列舒曼被监禁。《华盛顿邮报》编辑霍华德·西蒙斯以情色电影的名称,将这位秘密线人取绰号“深喉”。

33年来,“深喉”的真正身分是美国政治和新闻界最大的秘密,人们曾经猜测了几个嫌疑人。除了费尔特以外,人们还曾把怀疑的目光对准尼克松总统办公厅主任黑格、前国务卿基辛格、总统演讲稿撰写人帕特里克·布坎南乃至前总统老布什。 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坚持保守秘密直到线人去世或被他同意公诸于众。但《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2005年5月31日的一篇爆炸性报道揭开了困扰美国人民30多年的谜团:马克·费尔特(W. Mark Felt)承认自己就是当年“水门事件”中的神秘线人。随后,伍德沃德和《华盛顿邮报》证实,现年91岁的费尔特就是“深喉”。然而,和大多数神话在一旦被揭晓后产生的反应一样,“深喉”曝光并未让人们完全满足,相反却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更何况费尔特和伍德沃德他们简单的声明依然难以说明缠绕于他们心中长达30多年的大量疑惑。人们希望费尔特和伍德沃德能尽快地给出更加详细的回答。伍德沃德的动作更快一些。他先于2005年6月1日在《华盛顿邮报》刊出文章,简单解释了他和深喉之间从认识到合作的过程,一个多月后又推出《神秘人:“水门事件”“深喉”的故事》一书。[1]

记者与深喉的接触马克·费尔特,1913年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双瀑城,毕业于爱达荷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与同来自爱达荷州的奥黛丽·罗宾森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在那个年代,FBI探员是典型的爱国者的形象,在经历了内战、大萧条、暴徒横行的美国大地上惩恶扬善,捉拿罪犯,FBI的光辉形象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使得当时许多年轻人把投身FBI作为自己的理想,费尔特就是其中之一。1942年1月,费尔特如愿以偿,开始在FBI休斯顿分局任职。

当时的FBI正处于传奇局长埃德加·胡佛统治下的鼎盛时期。从1924年到1972年,胡佛在局长的位子上一坐就是48年。其间美国换了8位总统,16位总检察官,但FBI局长却始终是他。他所拥有的权力是之后任何FBI领导所无法超越的。而费尔特则是胡佛价值观的忠实追随者,他对胡佛的崇拜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并因此受到胡佛的器重,从此步步高升。至1972年胡佛局长去世时,他已升至FBI二号人物的位置。

据伍德沃德回忆,他和费尔特相识是在1970年,当时他还在美国海军服役。在一次前往白宫递送文件的过程中,伍德沃德偶然遇见了正在执行任务的费尔特。伍德沃德表示,费尔特是一个谨慎而友善的人,当他向费尔特索要电话号码时,费尔特给他的只是办公室的电话号码。1970年8月,伍德沃德从海军退役,成为《蒙哥马利哨兵报》的一名记者。在新闻工作中,伍德沃德与费尔特保持着电话联系,并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朋友。1971年7月1日,胡佛提升费尔特为FBI的第三号人物。虽然胡佛的老朋友克莱德·托尔森是名义上的二号人物,但由于托尔森身患重病,所以费尔特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联邦调查局胡佛的接班人。

1971年8月,伍德沃德得到了《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职位。在他和费尔特的联系中,费尔特从来没有提到过任何可能泄露给别人的情报。费尔特表示,小心谨慎是很重要的,而惟一能够保证这点的就是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他们彼此认识。1972年5月2日,胡佛去世。尼克松提名帕特里克·格雷为代理局长。原以为能继承胡佛衣钵的费尔特对此十分失望。一个多月后的6月17日,5人在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总部被逮捕。伍德沃德成为了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

在与伯恩斯坦合写的一篇文章中,伍德沃德确定其中一个“小偷”詹姆士为尼克松总统选举委员会的成员。第三天,当伍德沃德去采访尼克松总统选举委员会成员霍华德·亨特时,意外发现他的电话号码出现在两位“小偷”的号码旁边。当他给费尔特的办公室打去电话时,费尔特提醒他,水门大厦的案件将会“升级”,但他没有透露任何原因,并匆忙挂掉了电话。此后,伍德沃德多次试图联系费尔特,但对方拒绝在电话中谈论。费尔特说,如果想交流,必须到一个秘密的地方面对面交流。两人商定,如果伍德沃德将一个插着一面小红旗的花盆搬到阳台上,则标志着有紧急事务协商。在暗号出现后,两人将在当晚2时左右在一个地下车库会面。费尔特强调,会面必须保证没有被跟踪或窃听。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会面将取消。费尔特还提议利用《纽约时报》来传递信息。如果有重要情况,费尔特将会在当天的《纽约时报》中夹带信息,并投送到伍德沃德的公寓邮箱中。从那时开始,伍德沃德与费尔特利用他们之间的秘密约定进行了7次见面。伍德沃德在这7次见面中逐渐获知了“水门事件”的秘密,并且公之于众。而“深喉”的秘密则一直保存下来。[2]

“深喉”与《华盛顿邮报》如果说深喉事件成就了《华盛顿邮报》当时以及后来几十年的声望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对水门事件的报道,为两名记者赢得的荣誉和利益,伍德沃德还与伯恩斯坦合著纪实小说《总统班底》和《最后的日子》,畅销热卖。根据《总统班底》改编的电影轰动美国,于1976年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声名远播的伍德沃德成了《华盛顿邮报》的招牌,1981年荣升该报助理总编,目前,他担任《华盛顿邮报》执行副主编。伯恩斯坦几年后离开《华盛顿邮报》,成了知名作家,正在为希拉里·克林顿作传。《华盛顿邮报》也由于该组报道上升为与《纽约时报》平起平坐的美国一线大报。2003年,伍德沃德又把多年珍藏的“水门事件”文件以500万美元高价卖给了得克萨斯大学。深喉事件为《华盛顿邮报》带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同时也为《华盛顿邮报》的发展带来一定阻力。

有关方面对《华盛顿邮报》的打击和报复早在1972年9月15日就已经处于预谋之中。豪德曼和约翰·迪恩在这一天的谈话中,提到了总统针对《华盛顿邮报》发表的讲话,讲话里曾明确表示将对《华盛顿邮报》进行报复。

1973年1月,联邦通讯委员会首先发难,他们否决了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两家佛罗里达电视台继续经营的申请。格雷厄姆女士指出,所有这些刁难都是尼克松政府的支持者一手促成的,她在一份声明书中说,这些刁难是白宫为报复我们报道水门事件而一手打造的,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打击我们的公司。

但《华盛顿邮报》并没有妥协。在很久之后的1998年初,《华盛顿邮报》又成为第一个报道莱温斯基事件的报纸。几十年以来,《华盛顿邮报》一直在同《星报》的竞争中挣扎着前进,但是通过收购《时代先驱》,他们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并且很快就超过了《星报》。1981年,《星报》的停业,使得《华盛顿邮报》实际上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惟一一个处于垄断地位的报纸。[3]

重大影响神秘的“深喉”在“水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同时提高《华盛顿邮报》的声誉。但是“深喉”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30多年来,它对美国的政治以及新闻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改变总统——权力受到更多约束

得益于内线“深喉”的信息,“水门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民众对总统的看法和印象开始发生改变,总统权力从此开始受到更多限制和约束。

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水门事件”是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也是最为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它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0多年来美国历任总统们都以之为鉴。

(二)改变记者——职业声誉极大提高

神秘的“深喉”对美国新闻界产生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与“深喉”联系、报道出“水门事件”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都很年轻,但他们因此一举闻名世界,并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他们的经历给无数年轻记者以信心和激励,鼓舞记者们勇敢、执着地追踪事实真相。

由于在水门事件中新闻界敢于直面事实,追究当权者的责任。在其后的几十年里,记者这一职业享有极高的信誉,美国报考新闻专业的学生数量也随之显著增加。 对《华盛顿邮报》来说,因为揭开了“水门事件”的黑幕,引起新闻界哗然。这使他名声大噪,开始与知名老报《纽约时报》平起平坐。

“水门事件”后,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还撰写了《总统班底》和《最后的日子》。1976年,根据《总统班底》一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轰动美国,获奥斯卡4项大奖。其中,《总统班底》一书忠实地记录了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采访、报道整个水门事件的全过程,被公认为70年代美国最具价值的历史文献以及美国20世纪“最精彩的政治惊险小说”。也奠定了伍德沃德作为白宫题材权威作家的地位。同时,声名远播的伍德沃德成了《华盛顿邮报》的招牌,1981年荣升该报助理总编。被誉为“新闻记者之王”。

(三)改变新闻——保护线人成“铁律”

“深喉”事件也改变了美国的新闻报道,使那些秘密的消息从此开始更多地登上“大雅之堂”,《华盛顿邮报》许多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中都使用了不署名的消息源。自那之后,“深喉”逐渐成为这种秘密报道的代名词。

值得一提的是,从“深喉”事件中,可以充分看出美国媒体对线人的保护。30多年来,人们始终不知道线人“深喉”的真实身份,《华盛顿邮报》和相关记者也一直非常谨慎地保守秘密,最大程度保护了线人。

美国的法律对线人界定较明确,即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以不同面目出现、实际服务于联邦当局的人。美国几乎所有重要的政府部门,如司法部门、情报部门、军队都有大批线人,甚至新闻媒体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线人提供线索。因为美国媒体间竞争激烈,各大媒体都极重视从政府要员、社会名流等消息灵通人士中发展线人,并非常严格地保护线人。

20世纪70年代,《纽约时报》记者靠线人获得一份美国国防部有关越战的高级机密文件,并公之于众。国防部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纽约时报》交出幕后“泄密者”,但法院最终裁决该报享有报道“五角大楼文件”的权利,也有权不把线人的名字告诉政府。为保护消息提供者,美国媒体此后一直严守不透露线人的原则。“深喉”事件则成为体现这一原则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例。[4]

举国上下的谈资“深喉”身份悬疑被揭开后,“深喉”话题再度成为美国举国上下的谈资。人们纷纷猜测他的目的。有人说费尔特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叛徒。有人认为他捍卫国家利益,有人认为他为了打击报复。

在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合著的《总统班底》一书中,他们曾经也做过多个猜测,但最可能的就是保护自己所在的机构,在一切都被毁坏以前挽救它。不过,直至今日,伍德沃德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为什么费尔特要向他透露消息?[5]

在《华盛顿邮报》证实“深喉”身份的当天,费尔特的家人发表声明称,费尔特是一位“美国英雄”,他为了把国家从不公正中挽救出来,不惜冒个人风险,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高兴。

前民主党参议员麦克·格拉韦尔则说:格拉韦尔称,费尔特应该被授予美国自由勋章:“尼克松正在犯罪,是费尔特揭发了他,费尔特是一个英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演说撰稿人、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帕特里克·布坎南对费尔特的评价相当尖刻:“我认为费尔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这就是他在过去30年中撒谎的原因。”布坎南怒斥“深喉”是“一条蛇”。

美国总统布什当地时间6月1日表示,“深喉”曝光的消息令他感到意外,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不予判断。布什对记者表示:“我能告诉你们的是,这一消息令我吃了一惊。”布什的这一表态代表了华盛顿政府圈内大多数人的看法。他说:“对于我们这些在上世纪60年代晚期长大的人来说,水门事件是一个重大事件。许多人经常在问:“深喉‘到底是谁?这一谜底终于在昨天被揭开了。”

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6月1日对“深喉”作出的表态也相当谨慎。他在五角大楼的一份简报中说:“对于‘深喉’,我不作任何判断。”拉氏曾在20世纪70年代被尼克松任命为美国驻北约大使。[6]

6月27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深喉”马克·费尔特的前上司终于打破了沉默,说当他26日听到费尔特说自己就是“深喉”时,他极为震惊。在水门事件期间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执行负责人。26日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 “本周”节目采访时说,当时费尔特反复告诉他自己不是向《华盛顿邮报》记者泄漏情报的那位“消息人士”。“我对此极为惊讶,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吃惊的了,我对这个我曾经信任的人极度失望,”格雷谈及费尔特时说。当时费尔特是格雷在中央情报局的副手。格雷说自己决定打破30多年沉寂的原因是现在自己“病得很重”,而且费尔特已经表明自己就是“深喉”。格雷称他当时从未怀疑过费尔特就是“深喉”。“除了他的顶头上司,人人都怀疑他,”格雷说,“当时我与这个人每天都一起工作,他对我展现的是一个尽心工作可敬的人的形象。”[7]

不过,虽然媒体大多正面肯定这位老人当年揭露尼克松总统水门阴谋的功绩,但也略为提到了这个英雄自己其实也不太干净。NBC、ABC、PBS、CNN、《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这些偏自由派的主流媒体,都用比较小的篇幅报道了费尔特曾经在“水门事件”之后导演了另外一场“水门事件”——针对反越战团体的“地下气象人”进行的闯入和窃听,并且在1980年被法院判罪并罚款,后被里根总统赦免。而某网络媒体更是邀请受害人公开了“深喉”的丑闻真相。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新闻中心也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曾经以“良心?心结?成为“深喉”的种种理由 ;英雄?判徒?30多年的内心煎熬 ;金钱?荣誉?暮年现身的真正动机。 ”为小标题写了报道。[8]

仍有悬疑神秘的“深喉”在“水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下台。现在,“深喉”突然发出声音,留下了新的悬疑。

悬疑一 ——美国政坛是否受冲击?

得益于内线“深喉”的信息,“水门事件”的内幕大白于天下,这使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民众对总统的看法和印象开始发生某些改变,总统权力从此后开始受到更多限制和约束。 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上,“水门事件”是最大的政治丑闻之一,也是最为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它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0多年来美国历任总统们都以之为鉴。同时,“深喉”也改变了美国新闻业,使秘密的消息来源登上“大雅之堂”,在《华盛顿邮报》许多有关“水门事件”的报道中使用不署名的消息源。“深喉”从此成为这种秘密报道的代名词。在白宫广泛发布“公关稿”的今天,深喉突然浮出水面,布什政府或将更加关注媒体力量。

悬疑二——对《华邮》有何影响?

《华盛顿邮报》处在旋涡中,“深喉”说话了。《华盛顿邮报》有点被动,不得不出面证实。

当年报道“水门事件”的人———《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曾,宁肯入狱也要保守秘密所保护的人到底是谁?是个人的职业操守?美国的政治制度?告密者本人?还是背后有其他需要保护的人让他们不得不如此?如今,终于有人承认自己是“深喉”,那么《华盛顿邮报》和伍德沃德保持了30多年的秘密意义何在呢?联想到近段时间美国新闻界出现的“布什兵役记录”事件、“古兰经”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新闻工作者到底要告诉公众什么?他们有替公众选择新闻的权利吗?他们离政治到底有多远?

悬疑三——费尔特收钱了没有?

费尔特今年已经91岁,目前与孩子们住在加利福尼亚的圣罗莎市。人们在对“深喉”露面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问这样一个问题:既然费尔特已经同伍德沃德、伯恩斯坦和布拉德利订立君子协定,并且已经将这个秘密隐藏了30年,为何不能善始善终?难道是费尔特收了《名利场》杂志的好处?

悬疑四——“水门”还有多少秘密?

但人们不禁要问,“深喉”果真就是“水门事件”最后的秘密吗?发生在1972年的“水门案件”是本世纪最重大政治事件之一,现在,“水门”已经成为政治丑闻的代名词,这次事件结束了一个总统的政治生涯。同时,这起事件也绝不是孤立的,更不是突发的,它是在美国多党竞争的背景下,多起政治决斗的黑幕下被人“偶然”发现的一个事件。在2004年的美国大选中,“水门事件”几乎重新上演,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越战中的神秘资料被盗,失窃的一些文件表明,克里曾在上世纪70年代参加一个反战人士的聚会,部分与会者提出了刺杀支持战争的美国议员的极端主张。

其实在政治中永远没有最后的秘密,费尔特也许只是终结了美国人最关注的秘密之一。至于其他的“国家秘密”,比如谁是刺杀肯尼迪的幕后凶手,也许美国人还需要在未来上下求索。[9]

评价报道新闻事实是记者的天职,作为民众“耳目喉舌”的媒体,理应追求事实真相,打破沙锅问到底。在记者追求真相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消息源,这个时候,记者必须把握好承诺与职责的关系。记者可以不公开消息源的姓名、保护消息源的隐私,这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但是另一方面,记者必须保证他报道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这也是记者的职业道德。因此,记者必须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来证实消息的真实性,而不是一味听信于匿名消息源。他必须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把握“以事实为基础”的准绳。

“深喉”身份的隐藏远比“深喉”提供的任何线索神秘,而华盛顿市民,从媒体、官方到到水门事件发生地拍照的游客都守卫着这个几乎神圣的关于“深喉”的信念。他是完美的匿名偶像。

“深喉”文化曾经使记者成了万人迷,但人们很快失去了对记者的热情,却仍然需要“深喉”或与他非常类似的东西,而且要求记者继续寻找他。结果是,对“深喉”一无所知远比曝光他更让人着迷。如果他生活在这个时代,“深喉”或许不会被隐藏得太久,他会被博客公布,他会很辛苦,被玷污。

据说,“深喉”已经成了美国许多新闻学院的一个研究课题,许多老师都会让学生们以《谁是“深喉”》问题写论文。现在“深喉”的身份已经大白于天下,这个课题也许会告一段落,但有关媒体职责与记者承诺之中的学问,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都应该继续学习下去的。[10]

还有什么比发现谁是“深喉”这个秘密更令人沮丧?在《名利场》杂志里发现他?没有在《名利场》里发现,他却在该杂志出版若干天前突然出现在互联网和电视新闻网上?或者,发现你不再关注他了?

然而美国媒体却把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这段历史称为“传奇”,因为它在新闻领域高竖起后人难以攀爬的里程碑。《华邮》从此登上美国主流媒体之巅,那两名年轻记者一举闻名世界,并获得了1973年的普利策奖。他们的经历给无数后辈以信心和激励,鼓舞新闻人勇敢、执着地追踪事实真相。

文中注释[1] 刘见林:《华盛顿观察》周刊 第27期 2005年7月23日

[2] 《新京报》2005年06月02日

[3]人民网 2004年09月23日

[4] 东方早报网 2005年6月2日

[5] 东方早报网 2005年6月3日

[6] 《新京报》 2005年06月02日

[7]中国金融网 2005年6月27日

[8]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网 2005年6月10日

[9] 东方早报网 2005年6月2日

[10] http://news.163.com 2005-06-1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