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蜊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黑石蜊
【中文俗名】光石蛏
【拉丁学名】Lithophaga teres
【命名者】 Philippi, 1846
【英文名称】 Cylinder Date Mussel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钢,贻贝目、壳菜蛤科
外形特征
黑石蜊贝壳等壳,壳顶在前方,没有明显的雕刻。壳皮明显,某些种类毛状。壳内面有强烈的真珠光泽。绞齿缺乏,后肌痕大呈C状。没有水管。以足丝附著於底质,有时可钻孔。
黑石蜊的壳形如一个长卵形,背侧圆筒形而腹侧相当圆弧形,前端略平直而后端稍拱起。壳表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壳上有明显的同心圆弧成长轮。由壳顶后侧向腹侧可以将壳分为前背区及后腹区,前背区的壳面呈网状纹,而后腹区只有成长轮。壳内面为白色,铰齿细小不明显。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 黑石蜊大多分布于澎湖群岛珊瑚礁中。
台湾分布 澎湖大仓岛,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内海海域。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黑石蜊与同一科的淡菜不同,不是以足丝来固著於岩石或其它物体上,而是利用前背区网纹状的壳纹,在珊瑚礁或岩礁钻孔穴居其中,分布在潮间带至二十公尺深的岩礁中。
备注 台湾壳菜蛤科的石蜊属(Lithophaga)记录有六种(Kuroda 1941),Wu(1980)则增加为七种,其中黑石蜊Lithophaga teres (Philippi, 1846)较具食用经济价值,但由於需要敲破珊瑚礁,才能取得,不仅破坏珊瑚礁环境,也有消失灭绝的压力,值得渔政单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