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姜光辉
1985年姜光辉访问波士顿“宪法号”战舰

目录

姜光辉
访问美国新约克

姜光辉
访问哈佛大学

人物简介(1962——) 男,汉族,陕西渭南市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先后主要从事《高级英

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写作》、《英美文化概论》、《旅游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英美名著与影视欣赏》、《英汉口译教程》等课程教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语言与文化、美国社区学院、美国著名大学文化标识、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先后在西北、东南十余所高校任职从教,发表论文、译文、诗歌100余篇,编书4本,近年来重点英译白居易诗歌,已经翻译百余篇,发表8篇。

学历1977------1980年在渭南下吉高级中学学习

1980------1984年在西安外语大学英语系学习,获得学士

1985年在美国GE学习,获得结业证

2003------2005年在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习,获得MBA

工作经历1984----1988, 在新疆石油管理局机关英语翻译,克拉玛依电视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任教

1985年 在美国通用电气担任实习翻译

1989------2002 在渭南师范学院英语系工作,在咸阳师范学院英语系、渭南教育学院英语系和渭南广播 电 视大学任教,也在西安电视大学、陕西教育学院、西京大学、西安翻译学院英语系、欧亚学院英语系兼职任教,教学足迹遍及三秦大地的每一个市区。

2002年以后先后在东南大学、陆军指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任教

姜光辉发表论文部分目录作为第一作者的发表的论文统计1.科技英语名词化结构的转化与翻译[J], 科技英语学习, 2006.2

2.美国英语的异质及文化同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南大核心CSSCI),2006.1

3.管理科学关键术语的训诂与翻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南大核心CSSCI),2004.3

4.英汉成语互译中的辩证法[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南大核心CSSCI),2002,(3)

5.三农问题及其英语翻译[J],中国农业教育,2006.4

6. 中美两国企业文化对比[J],昌吉学院学报,2004.1

7. 中美商业广告语言特性对比[J],管理科学文摘,2005.3

8. 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实际应用能力[J],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0

.9. 企业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特征[J],昌吉学院学报,2005.4

10. On Hemingway Iceberg Style[J], 昌吉学院学报, 2002.4

11. 简议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3

12.佛芒特与华盛顿,[N]英语辅导报, 2005.10

13. 近年CET-4综合改错题型的回顾与分析[J], 英语通, 2004.3.

14.论环境等外部因素对勃朗特姐妹文学成功影响[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2.3,

15.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启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5期

16. 英语吃喝习惯用语与饮食文化【N】英语辅导报,2006年6月12日

17.大学英语六级作文应试策略[J], 英语通, 2007年3期

18.科技术语和语篇翻译的准确性与艺术性探究[J],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1(北大中文核心)

19.大学形象设计理念与美国著名大学形象设计分析,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期

20.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的历史背景[J],商场现代化,2007 .4( 上). (北大中文核心)

21.美国社区学院的“社区性”和“平民性”解读[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8(1)

22. 美国著名大学之精神主体标识探微[J],,中国农业教育,2008(3)

23. 孤立文本翻译之难[J],,新东方英语,2008(3)

24.美国社区学院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对于我国的借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1期

25.白居易诗歌英译的多元化策略描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CSSCI期刊),2009.(1):109—112

26.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策略与经营业绩关联度研究,职业时空(北大核心期刊),2009 .2.

27.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策略的前瞻性[J],中外企业家,2009.(1):57—58

28. 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异质性透视 [J],管理观察,2009.(1):57—58

29. 现代企业文化同质性成因[J],现代管理科学(社科版)(南大核心CSSCI),2009.

30. 美国社区学院的七大特色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姜光辉作为第二作者的论文统计1. 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 昌吉学院学报, 2004.4

2. 中美两国图书馆联盟与参考咨询服务对比[J], 新世纪图书馆, 2005.5

3.中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特征[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南大核心CSSCI)

4.刍议商业品牌的翻译原则与变通,[J],商业时代(北大核心期刊),2009.(33):128—129

主持和参与的各级科研课题1.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引进人才基金项目:科技术语翻译的科学性与文学性探究,2004.7—2006.10

2. 江苏农机局基金项目: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翻译(GXS05029)2006.7—2007.10

3.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指导项目:企业文化策略与经营业绩关联(06SDJ630020), 2006,12.----.2009,12

4. 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项目:监控性自主学习研究(项目编号为:JJWYYB2009094)2008,12.----.2010,12

主要翻译理念商标翻译品牌翻译如建造一座沟通的桥梁,把东西方文化、企业、商品和消费者紧密相连。因此,无论翻译品牌,还是企业名称,都要在异化、归化策略中,灵活运用翻译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既要沟通中外消费者,也要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译者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语言定势、风俗习惯、节奏韵律和审美情趣,带着民族的印痕、华人元素,讨好世界的市场与潜在客户,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文化最优化、情操高尚化。古典诗词翻译诗歌翻译是艺术的二度创作,其难度很大。唐诗翻译更是让人望而却步。一是唐诗的古汉语比较难懂,其二诗歌的隐喻特点,其三诗歌英语的难以驾驭。为了白居易进一步走向世界,为了当代英语读者欣赏唐代杰出人民诗人白居易的亲民思想和朴素诗歌风格,也是为了彰显当代英语学人的历史责任,经过英译白居易诗文100首之后,总结、归纳和讨论白居易诗歌翻译策略、经验和困惑就显得有意义和有必要。英译白居易不仅需要实践探索,也需要众多古今中外翻译理论支撑。白居易诗文英译的异化和洋化翻译的优先策略既是一种译者的无奈,也是译者的文化输出的故意。高校校名英译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更加频繁,我国各高校都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于是各校有必要将本校的汉语名称译成外语,尤其是英语。根据翻译原则和标准,专有名称的翻译要科学、要简洁、要准确和约定俗成。首先确认本校的大学地位或学院地位或大专学校定位,然后明确本校的研究型或综合型或专业型,最后选择英文词语排列结构。科技翻译: 科技语篇的特色,决定了其通用性、准确性的地位,也决定了艺术性和审美情趣的不可缺少。对于科技语篇的理解过程充满了译者的智慧和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凭常识、凭经验和凭咨询去获取作者的意图和思维进程。这个阶段译者的主观意识尚不得毕现。到了译者动嘴动笔时,译者的主观性锋芒毕露。翻译的原则性与译者的变通发生冲撞。科技语篇的非文化性、非文学性决定了译者的准确性为主、平实为体。另一方面,科技语篇的文字性、符号性、普及性又决定了译者不能不再现和重构术语、文本、结构上的艺术美,以便使原文在译文创作中 ,充满艺术的感染力,从而达到作者(如果健在的话)、译者和读者的满足感,也达到原文和译文双赢。翻译理论本土化:两千年的笔译实践和一千年的翻译理论总结,使得汉唐文明走向世界,华夏经典流传海外。与此同时,希腊哲学、两河文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共产主义等世界精华传入华夏大地。古今中外的翻译者功不可没、有史为鉴。然而,往日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翻译观念、翻译目的等,使得译者漏译多多、失误频频等。时代在发展,认知在深化,语言在更新,读者在更替,于是往日译本必将淘汰,校正、改译、重译无法避免。中国有人口十三亿、高校三千余、外语人才数千万、翻译近百万,真是无论是外译中还是中译外,数量绝对中国都是世界第一。 许渊冲认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外国人出版过中外互译的文学名著,中国却有不少既能外译中又能中译外的翻译家。在翻译领域,已经可以中国达到了美国《新闻周刊》所描述的“中国世纪”的地步。探索本土化,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十分必要、迫在眉梢。翻译生态学或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学,翻译是定语,修饰生态学。也许字面上可以误读为用翻译的方法研究生态。比如有个学科叫语言哲学,笔者和许多读者以为是用哲学分析语言。其实,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权威告诉大家:语言哲学,语言修饰哲学,语言为哲学服务,也叫分析哲学即通过分析语言,解决哲学问题。(马蒂尼奇,2008:9)得到这个解释,本人当时放弃继续研究语言哲学,因为那时哲学家的职责。其实作者在最后一章,提出生态翻译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来,作者的观念尚在二者徘徊:翻译生态学还是生态翻译学,这是个问题?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胡庚申,2008)。如此一来,出现数个生态学翻译英语术语: 1. translation ecology,2. eco-translatology,3. ecological translation。建议学界早日统一此术语,便于中外交流和术语标准化。Ecology translation指的是“生态翻译”,就像化学翻译、物理翻译、营销翻译等,非指称建构于生态学上的翻译学研究,而是为生态人士和机构提供翻译业务。

关于美国文化教育高校标识学校形象是公众对学校的一种整体感觉、认知和印象,是学校客观发展状况与公众主观理想的结合。高等学校形象设计是高等学校形象统一识别目标的外化和物化。它是以高等学校形象为核心的系统形象设计, 也是塑造和传播高等学校形象, 显示独特的学校个性, 创造品牌的系统工程。良好大学形象的塑造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对内可规范大学个体群体行为,激发师生的理想诉求,增强大学社区的归宿感、凝聚力与向心力;对外可获取社会的认同感,形成人们的心理定势,实现学校品牌化。而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在其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高校开始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引入,进而发展为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大学形象识别系统)。美国一流大学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和推广方面,不仅走在美国国内的前面,甚至处于世界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和推广领先地位。分析和研究美国一流大学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成功之路,对于我国大学争创国内外一流,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美国社区学院特色美国社区学院的特色很多,“社区性”是第一位的。原因是经费来源“社区”, 美国社区学院开设课程的“社区性”,课程既要考虑时代要求、市场需求,更要兼顾本州、本市、本县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社区学院有“平民学院”,“人民学院”的美称。它入学要求低,社区学院无障碍式入学政策,中等教育后的当地公民,不论种族,不论家庭收入,人人可以上大学;社区学院学费低廉,收费各州不同,大致在每年1500-5000美元之间。美国企业文化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现实,使得人们继承和保留文化特质和独立性成为必要和骄傲。许多文化专家承认异质文化或文化异质是人类的本质流露和精神生命的能量。企业犹如一个小社会,其生存意识或竞争本质就是寻求差异。企业竞争行为的多样性及其创新是现实经济增长和持续变迁成长的根源。无论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还是企业自身的行为方式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物化和文化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企业之间拥有不同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特别竞争优势

姜光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