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教工路149号。学院拥有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共投入4000万元建设经费)。近五年来,学院科研成果显著,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家政府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200余项,年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和各类优秀论文奖50余项。年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左右(2007年被SCI收录68篇)。学院每年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3人;有教授和研究员22人,副教授近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博导7人,硕导25人。除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学院还拥有食品科学博士点和生物化工硕士点。院长励建荣教授。
学院将人才培养作为所有工作的中心,积极贯彻实施“子女战略”,配备了以教授、博士为主力的班主任和科技导师队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和才。学院实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导师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工程训练学分”和“科研训练学分”,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使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院依托有成就的校友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设立了“贝因美”、“蒋家英”、“五芳斋”、“欣融食品科技”等社会赞助的专业奖学金,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学院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日本爱媛大学和英国Leeds大学等国外高校签定了学术交流和联合培养等协议,为教师学术交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互派和继续深造创造机会。学院08届毕业生研究生上线53人,录取44人,录取公务员6人,一次性就业率92.31%。学院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学院目前在读研究生和普通本科生1200余人。[1]
【学科介绍】博士点:食品科学(博士生导师:励建荣、沈莲清、邓少平、戴志远、杜琪珍、蒋跃明、张虹教授)
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生物化工。
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应用化学。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平台水产品加工子平台。
浙江省重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师资队伍:教职工近80人,其中有教授级职称人员20名、副高职称人员28名,教师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23人,在职攻读博士7人。
实验室条件: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现有实验设备价值约4000万元。★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现代食品制造技术、传统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食品品质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感官科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食品资源与食品化学、食品生物技术等。
生物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基因工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应用化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合成、理化检测和仪器分析、分离材料和技术、食品流变学、医药中间体合成。
【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或国家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家政府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和各类横向合作项目200余项。年科研经费已达1000万元以上。
【科研成果】“技术管理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获得2005年国家教育成果二等奖、《食品感官科学》获得2006国家级精品课程(均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国家级教育成果奖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和各类优秀论文奖50余项。发表论文: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每年被SCI、EI收录的在50篇左右)
【挂靠该院社团】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婴保健品研究中心、浙江省食品学会、浙江省畜产品技术协会。
【学院领导】院长:励建荣
书记:傅玉颖
副院长:邓少平、王琪办公室主任: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