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报
朝报:是一种以简讯形式报道帝王日常动态和官员升降任免的公开的传播载体朝报,是一种更接近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封建官报。
唐代中央政府条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古代报纸形式。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孙樵的这篇文章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并把这种朝政简讯的载体称之谓"开元杂报"。当时有人将这种朝政公报抄录后寄往外地,孙樵(也叫“孙可之”,他的老师是韩愈)看到的正是这种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手抄件。孙樵还将“开元杂报”的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肯定了“开元杂报”所载内容的真实性。根据孙樵关于“开元杂报”内容的记载,其中有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皇帝封禅的事件。可见在此之前这种朝政公报已经问世,而且一直到孙樵撰写这篇文章的大中五年时,这种朝政简报仍在每天公开发布,内容完全是宫廷新闻。孙樵把这种朝政简报称之为“条报朝廷事者”,可见当时并无一种固定的名称。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才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这种新闻传播工具并没有随李唐王朝的覆灭而消亡,宋朝的朝报和明清的宫门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唐代朝政简报的继续。
在宋代,朝报的商品化,是宋代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表现。现存史书中关于朝报的资料不多,在南宋赵升的《朝野类要》一书中有一段简要的记载:“朝报,日出事宜也,每日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可见,朝报,是一种以简讯形式报道帝王日常动态和官员升降任免的公开的传播载体朝报,是一种更接近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封建官报。值得重视的是,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南宋临安各类商店的情况,其中提到有一类“供朝报”的店家,显然是以卖朝报为业的店铺。根据现存资料判断,宋时商铺出售的朝报主要以市民为读者对象,为了防止擅自增加不应抄传的内容,特别指定几个低级官员充当“承发朝报保头人”,一旦发现朝报出现不该传报的内容,唯“保头人”是问。朝报之所以可以公开发售,还因为宋代邸报的发布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副作用不大,因而朝廷可以允许它的存在。据记载,卖朝报的行当也并非南宋临安才有,北宋末年汴京也有以卖朝报为业者。《靖康要录》云: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十三日凌晨,金人利用卖朝报者和在大街上贴出大榜告示,诳称允许百官士庶推举赵氏贤者为帝,其实是诱骗他们集中起来推戴汉奸张邦昌为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