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空划分
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天官书"详细记述了当时把星空分为中官,东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个天区的情况。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为我国古星象图的集大成与奠基者。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到了隋代,我国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已经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近代。 这就是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是将北极周围的天空星象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个区域。其中紫微垣居中且最大,它象征人间帝王的宫殿在天上的位置,这里的星星大多以皇宫中的人员和事物来命名。北斗七星就位于紫微垣中,它象征皇帝外出乘坐的御车。太微垣在紫微垣的西南方,太微是政府的意思,因此太微垣中的星星大多以朝廷中的官员和场所来命名。天市垣在紫微垣的东南方,太微垣的东边,是三垣中的下垣。它是天上的都市,指皇帝率领诸侯在浏览各地的场景。因此,这个垣中的星名均以与皇帝有关的人员,各诸侯国的地名以及某些货市的名称来命名。
四象是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其中玄武是龟的意思。
在四象的基础上,把每一象分为七段,第一段叫做"宿",一共二十八宿,环天一周。二十八宿的位置正好是月球运行经过的地方,月球绕地公转的周期是27天多,一天约经过一宿。所以二十八宿就不仅仅是星空区划了,它还成为制订历法的根据。下面是一张有关表格:
序号 星宿 星数 象征意义所含恒星数 所含星官数
1 角2龙角天门9511
2 亢4龙颈朝庭547
3 氐4龙胸行宫9711
4 房4龙腹马厩、旗967
5 心3龙心皇帝262
6 尾9龙尾后宫365
7 箕4龙尾后宫、簸箕103
8 斗6蛇身量斗10310
9 牛6蛇身牛头05211
10 女4蛇(龟)身织布女工1258
11虚2龟身祠庙5710
12危3龟身坟墓13410
13室2龟身军粮库 16210
14壁2龟身图书馆826
15奎16 虎尾 天的武器库 1089
16娄3虎身天狱1026
17胃3虎身天的粮仓1007
18昴7虎身天的耳目979
19毕8虎身狩兔网 18914
20觜3虎头、虎须 军需库933
21参7虎前肢 猿796
22井8鸟首、鸟冠 天的南门21019
23鬼4鸟目天的眼睛867
24柳8鸟头、鸟嘴 天的厨师292
25星7鸟颈,鸟心 马、衣服1325
26张6鸟胃 珍宝252
27翼22 鸟翼戏班342
28轸4鸟尾车骑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