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高士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孤松高士图

《孤松高士图》是中国明代画家程嘉燧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设色纸本,纵130.2厘米,横31.2 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程嘉燧 (1565-1643),中国明代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园、偈庵。祖籍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后侨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工诗,精音律,善画山水,亦工花卉,师法黄公望、倪瓒,笔墨疏放秀逸。传世代表作品《松阴高士图》,淡设色,画坡岸高松耸立,一老翁曳杖抚松远眺,童子携琴立于身后,远山平迤,构图简洁。又有《秋林策杖图》,风格萧疏古淡。另外,程嘉燧还著有《浪淘集》等书。

《孤松高士图》构图简练,意境清旷悠远,笔法细秀,皴擦有度, 图中的高士及书童 形态谨严而不拘。 高士仰首凝视头顶之上的松冠,神态闲逸潇洒,书童则抱琴侧立身旁。并立于石坡上。人物的衣纹用笔遒劲,颤笔细描,颇具韵味。上部山峰如破土之笋,层次分明。画面上人物和高松居中。坡石压角,杂树挺直而生,成为虬曲巨松的衬托。整个画面敷色单纯,清雅可观,颇见元人之笔意。使人不禁想起晋人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诗句:“策扶老以流憩,时娇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