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超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心灵超市
上海的“心灵超市”正在布置准备开业

心灵超市的概述心灵超市是指专门出售精神商品,使买家在情绪、思想上获得收益的超市。

心灵超市的缘起心灵超市,始于2004年的丹麦,是一间为了让消费者思考、生活并让shopping这件事更有意义的商店。商店的产品包装低调而简单,最大的特色是“空”,空瓶子、空盒子,称之为“想象商品”,商店贩卖的是以“个人”、“社会”和“环境”三大类别的“心灵补给品”。

心灵超市的商品心灵超市中摆放的商品,其实是贴有各类标签的瓶瓶罐罐。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容器,有的像牛奶盒,有的像罐头瓶。从外表看,它们再普通不过了,并且都是空的。但拿起瓶子仔细一看,便会发现上面粘贴有不同内容的标签,如“每天多点儒家思想”、“暂停一下”、“中庸”、“如何放手”、“安全感”等等,标签一共有关于情感、社会等43个不同的主题。设计“心灵超市”的瓶子,大部分采用环保材料制成,标价从10元至100元不等,标价是依据瓶子的成本,而不是依据标签主题来确定的。

心灵超市的意义在心理学家的眼中,心灵超市中的商品具有别样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许维素认为,其实选择怎样主题的商品,反映出了人们的一种补偿心理,即在心灵的某方面是有所缺失的,如选择“离开办公桌”,可以看出其内心是怎样看待工作的,可能觉得压力太大、太疲劳,或者有更想做的事情,“挑选这些瓶瓶罐罐的同时,也是人们在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整理自己的内心所思。

上海的心灵超市2007年5月27日,位于上海新天地北里的国内首家心灵超市开业。这家与众不同的超市来到上海之前,曾在丹麦哥本哈根等地展出。设计者MadsHagstrom先生说,心灵超市是期望通过一些主题概念的提炼,提示人们去关注、去思考他们本应该关注却又忽视了的一些东西。在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都市中,人们如同一只只身不由己不停旋转的陀螺,无法停下,从而忽略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情感、意识还有品质。

除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共同关注的主题外,“心灵超市”开进上海,还专门为这座城市量身定做了一些“商品”,如“传统觉醒”、“每天多点儒家思想”、“睡满8小时”、“新活力”等。上海“心灵超市”在开业首日的销售中,“不要迷失自我”和“睡满8小时”是最俏销的“商品”。而在欧美城市展出时,最受欢迎的则是“无条件的爱”、“暂停”等。

在设计者的眼中,这些瓶瓶罐罐就像一个实用的艺术品,可以摆放在家里装苹果、口香糖,也可以当旅行罐来使用,把它融入平常的生活中,带给人们提示、警醒,或是心灵的共鸣。

各方观点论超市有人赞赏有人质疑

“心灵超市”中摆放的“商品”,其实是贴有各类标签的瓶瓶罐罐。货架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容器,有的像牛奶盒,有的像罐头瓶。从外表看,它们再普通不过了,并且都是空的。但拿起瓶子仔细一看,便会发现上面粘贴有不同内容的标签,如“每天多点儒家思想”、“暂停一下”、“中庸”、“如何放手”、“安全感”等等,标签一共有关于情感、社会等43个不同的主题。

设计“心灵超市”的艺术家一共带来了16000个瓶子,大部分采用环保材料制成,标价从10元至100元不等,据称标价是依据瓶子的成本,而不是依据标签主题来确定的。

昨天下午1时许,“心灵超市”里已经迎来了不少顾客。大部分人都会在自己相中的瓶子前停留片刻。就读于本市某大学艺术系的迟小姐很喜欢这个超市,她说:“在这里可以让行色匆匆的都市人稍稍放慢脚步,想想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位来自香港的女士买了一盒“新活力”,表示带回去把它放在办公桌上,提醒自己每天都充满新活力。

不过,也有人对“心灵超市”持怀疑态度。物理学专业出身的韩先生认为,找来一些普通的瓶瓶罐罐,上面随便贴个标签就当特殊商品出售,有“忽悠”人家钱之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