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
1、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最大最主要的份额。
又称为寡头垄断厂商,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该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寡头垄断是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企业为数甚少.以四厂集中率显示:20%以下为竞争性市场,20-39%为弱寡头市场,40-59%为寡头市场,60%以上为强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中的价格不完全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寡头市场中,任何厂商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认真研究对手,并考虑到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
(企业既不是"价格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制定者"
而是"价格的搜寻者".)
寡头决策时,也要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问题.但是,边际收益情况往往难以确定,原因在于企业间存在具有直接针对性的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不存在确定的,合乎逻辑的均衡态,及不存在一般的寡头价格理论 ,只有许多不同的模型,它们通过特定的行为假定得出不同的结论.
特征:
(1).企业极少
(2).相互依存
(3).产品同质或异质
(4).进出不易
2、寡头市场上产量的决定
寡头间存在勾结
产量由寡头间协商
取决于各寡头实力的大小。
寡头间不存在勾结
各寡头根据其他寡头的产量来调整自己的产量
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3、寡头市场的价格决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1)价格领先制:价格决策往往由大企业作出。
决定价格的大企业通常被称为价格领袖者,或支配性企业;
而小企业则如同完全竞争企业一样,是价格接受者。
包括:
支配型价格领袖(本行业规模最大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本行业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能优先掌握市场变化的企业)
各寡头不存在勾结:
2)成本加成:
按一定的百分比在平均成本上加利润。
例某产品的平均成本为100元,利润率为10%,则价格定为110元。
寡头之间存在勾结:
3)卡特尔 厂商之间签定正式的协定来控制产量,分享市场和维持价格。
对寡头垄断的评价
寡头垄断的经济效率是比较低下的,仅仅高于完全垄断.而且,过度制造产品差别和广告的非价格竞争,也造成资源浪费.
但是,与其他市场相比较,寡头垄断市场却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寡头垄断市场有利于研究与开发.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中,很少有对研究与开发的刺激.而且,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竞争厂商一样,通常力量较小,无力承担研究工作.
为了竞争,寡头厂商总是要积极从事研究与开发,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产品性能.况且它们多为大企业,能够承担起研究与开发所需要的高昂费用.在汽车,计算机等寡头市场上,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产品的日新月异.
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1.市场自然形成:厂商由于追求规模经济,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而市场又是相对狭小的。打个比方,如果某行业市场总规模是100,而对于该行业的生产厂商来说,规模经济为30,那么该市场仅能满足3个厂商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这就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进一步,如果市场总规模仅能满足1家厂商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则市场可能进一步形成垄断市场)
2.人为(制度)形成:厂商或国家对资源,专利,市场等的控制,也是一些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