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学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5-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latent learning

潜伏学习是托尔曼在其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现象。1930年托尔曼等人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白鼠迷津过程中食物(强化物)对学习的作用。将白鼠分为三组:A组每天给食物(有食物奖励组),B组不给食物(无食物奖励组),A.B两组均为控制组。C组为实验组,开头十天不给食物,第十一天才开始给白鼠食物奖励。实验结果表明,A组有食物奖励,学习速度比B组快,但实验组C自给食物奖励后,错误突然减少,甚至比A组更快。托尔曼由此认为,C组虽然在10天没有食物奖励,但是他们仍然学习了迷津的“空间关系”,形成了认知地图,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托尔曼将这种学习称为“潜伏学习”。

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就已出现了学习,只不过是未表现出来而已,这种现象可称为“潜伏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